为了规范人事争议仲裁当事人委托代理人的行为,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人事争议处理暂行规定》和《人事争议处理办案规则》的相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当事人委托代理人参加仲裁活动时,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对代理人的资格进行审查。
当事人委托并特别授权代理人参加仲裁活动时,除经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批准的情况下,当事人本人仍应出庭参加仲裁庭审。
当事人和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两名代理人参加人事争议仲裁活动。当事人可以选择以下人员作为代理人:
一、律师;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
三、有关的社会团体或所在单位推荐的人;
四、经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许可的其他公民。
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或可能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人不得作为人事争议仲裁代理人。
当事人委托他人参加人事争议仲裁时,必须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盖章的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应明确委托事项和权限。若授权委托书仅写明“全权代理”而未具体授权,则代理人无权代表当事人承认、放弃、变更仲裁请求,进行和解,请求和接受调解。
当事人应在开庭前将授权委托书提交给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如果代理人的代理权限发生变更或被解除代理,当事人应书面告知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应通知对方当事人。
当事人委托律师作为代理人时,代理人应提交律师事务所开具的介绍信。
当事人委托有关的社会团体或所在单位推荐的人为代理人时,应提供社会团体或单位开具的证明。
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应由其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代为参加仲裁活动。如果法定代理人之间相互推诿责任,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应指定其中一人代为参加仲裁活动。
如果委托代理人提供虚假证明、证件,欺骗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取消其代理资格。
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组成及其职责,包括公务员主管部门代表、聘任单位代表、工会组织代表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员工违纪时公司扣工资的合法性,包括代扣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费用等,以及公司可以扣发员工工资的其他情况,如劳动合同约定和公司规章制度等。此外,还指
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在可撤销合同中的相关条款。当合同中存在重大误解时,当事人有权请求撤销或变更合同。撤销权人可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撤销或变更。可撤销合同的要件包括误解由受害方自身过失产生、重大的误解影响合同内容、直接影响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以及重大误
向法院申请仲裁条款无效的相关问题。根据《仲裁法》规定,当事人可在特定情形下向法院申请仲裁无效或撤销。如仲裁协议存在口头订立、超出法定仲裁范围、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一方胁迫订立,或未明确规定仲裁事项和选定仲裁委员会等情形,仲裁协议将被视为无效。当事人
劳动者在履行劳动合同期间,如何判断其是否因严重失职行为给用人单位带来重大损失。文章介绍了两种严重失职行为,包括未尽职责的严重过失行为和利用职务之便牟取私利的故意行为,并以一个大型中外合资企业案例说明如何处理这种情况。企业依据明确的规章制度,成功证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