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向法院申请仲裁条款无效吗
时间:2025-05-21 浏览: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当前社会中,当事人双方在自愿的情况下,经过协商以后,可以将双方发生的事情提出仲裁裁决。那么,在此之后可以向法院申请仲裁条款无效吗?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进行相应的解答,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以下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根据《仲裁法》第五十八条的规定,当仲裁存在法定无效或可撤销的情形时,当事人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提交仲裁无效申请书,以申请仲裁的无效。
申请撤销裁决的情形
根据《仲裁法》第五十八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如果能提供以下证据:
- (一) 没有仲裁协议;
- (二) 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
- (三) 仲裁庭的组成或仲裁程序违反法定程序;
- (四) 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 (五) 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
- (六) 仲裁员在仲裁案件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的行为。
如果经过合议庭审查核实,人民法院发现裁决存在上述情形之一,应当裁定撤销。如果人民法院认定该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应当裁定撤销。
申请撤销裁决的时限
根据《仲裁法》第五十九条的规定,当事人申请撤销裁决应当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仲裁协议无效的法定情形有哪些
仲裁协议是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合意行为。根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仲裁协议在以下情形下被视为无效:
- 以口头方式订立的仲裁协议无效。根据我国仲裁法第16条的规定,仲裁协议必须以书面方式订立,口头方式订立的仲裁协议不受法律保护。
- 约定的仲裁事项超出法律规定的仲裁范围,仲裁协议无效。根据我国仲裁法第2、3条的规定,平等主体之间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但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以及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不能仲裁。
-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仲裁协议无效。为了保护未成年人和其他无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的合法权益,法律要求签订仲裁协议的当事人必须具备完全的行为能力,否则仲裁协议无效。
- 一方采取胁迫手段迫使对方订立仲裁协议,该仲裁协议无效。仲裁协议的订立必须是双方当事人在平等协商基础上的真实意思表示,以胁迫手段与对方当事人订立的仲裁协议违反了自愿原则,不符合仲裁协议成立的有效要件。
- 仲裁协议对仲裁事项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或者对仲裁委员会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当事人未达成补充协议,仲裁协议无效。仲裁协议必须明确规定仲裁事项和选定的仲裁委员会,如果仲裁协议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该仲裁协议存在缺陷。对于存在缺陷的仲裁协议,法律规定可以通过达成补充协议来予以补救。如果未能达成补充协议,仲裁协议即为无效。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劳动仲裁当事人的请求权
中国劳动仲裁中当事人的请求权及劳动仲裁与一般仲裁的区别。当事人有权申请一裁终局的劳动仲裁解决劳动争议,包括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等,仲裁裁决在一定条件下具备法律效力。劳动仲裁与一般仲裁在申请程序、机构设置和裁决效力等方面存在区别。法律规定仲裁程序以
-
可以向法院申请仲裁条款无效吗
向法院申请仲裁条款无效的相关问题。根据《仲裁法》规定,当事人可在特定情形下向法院申请仲裁无效或撤销。如仲裁协议存在口头订立、超出法定仲裁范围、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一方胁迫订立,或未明确规定仲裁事项和选定仲裁委员会等情形,仲裁协议将被视为无效。当事人
-
仲裁时效一年规定没有溯及力
仲裁时效一年规定不具有溯及力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规定,劳动仲裁法作为劳动法的特别规定,其规定的仲裁时效一年与劳动法的仲裁时效六十日不一致,应当适用劳动仲裁法的新规定。但新规定只能适用于5月1日起发生的情况,不能溯及之前。因此,当事人
-
两种程序效力的优先顺序
工伤认定与劳动仲裁之间的关系和程序优先顺序。在解决民事纠纷的背景下,仲裁具有更高的效力,但在工伤认定中,劳动仲裁并不是前置程序。工伤认定部门对劳动关系可以进行形式审查并进行事实认定。在涉及劳动仲裁的情况下,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暂停工伤认定程序,并在
-
劳动仲裁庭人员缺席的处理方式
-
劳动仲裁程序及时间限制
-
被辞退后多长时间可申请劳动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