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申请人
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本人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都有权向用人单位工伤保险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登记,并领取《工伤认定申请表》等有关须知和材料。
市、县级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是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工作的机构。
(二)申请时间
用人单位应当在职工发生工伤之日或者职工被确诊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用人单位工伤保险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报。
如果用人单位不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职工被确诊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工伤保险统筹地区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三)申请材料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和《工伤申报证据清单》,并提交以下材料: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申请人上报的材料进行审核,作出是否受理决定:
1、如果申请人提供的材料完整或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正材料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予以受理,并开具《受理通知书》;
2、如果经审查申请人提供的材料不符合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范围的,将书面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
1、如果根据需要对申请人上报的材料存有疑问的,将进行调查核实;
2、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工伤发生争议,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开出《举证通知书》,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是否为工伤的行政决定。
按照《民事诉讼法》有关送达的规定执行。
工伤认定期限过后的处理方式。工伤保险请求权和民事赔偿请求权是两个独立权利,工伤职工可以进行民事赔偿请求。发生工伤事故时,应首先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处理,无法获得赔偿时再进行民事侵权处理。如果因用人单位原因超过工伤认定申请时效,劳动者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人民法院无权确认工伤的情况。依据相关规定,工伤认定的主体是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而非法院。文章还介绍了工伤保险基金实行全市统筹的层级规定以及工伤认定的具体流程和细节,包括用人单位应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申请所需的材料和流程,以及受伤害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和工会组
申请工伤认定的程序。文章详细说明了申请工伤认定的流程,包括申请登记、申请时间、提交的材料、审核、受理、调查核实、行政决定和送达等环节。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本人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等均可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文章旨在帮助申请人了解并正确完成工伤认定程序。
农民工工伤待遇索赔程序中的难点,即劳动关系确认难、时间长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报告提出加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职权,简化工伤认定程序,将确认劳动关系的仲裁程序改为行政听证程序,以便农民工能够更快地申请工伤认定并享受工伤保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