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被诊断为职业病时,所在单位应在30日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如果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时间内提出申请,工伤职工、直系亲属或工会组织有权在事故伤害或职业病确诊之日起的1年内填写工伤认定表,并直接交给所在县(市、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县(市、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将整理相关材料,以正本和副本的形式装订成册,并上报赣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审批。
申请工伤认定时必须提交以下材料:
此外,还需要提交其他相关材料,包括旁证材料、用人单位的举证材料、律师调查笔录和授权委托书、职工死亡证明、交警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认定书以及车辆驾驶复印件。调查索取的调查笔录和举证单位的举证材料应加盖印章。
县(市、区)人事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后,应进行调查取证。调查应由两名以上人员共同进行,并出示执行公务的证件。调查人员有权进入相关单位和事故现场,依法查阅与工伤认定相关的资料,并询问相关人员。他们还可以记录、录音、录像和复制与工伤认定相关的资料。
如果申请由用人单位提出,县(市、区)人事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如果认为材料不完整,应当在场或在15个工作日内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要求补正全部材料。申请人应按要求补正全部材料后,县(市、区)人事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及时派工作人员将材料送至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审核。如果还需要补充材料,应及时告知县(市、区)人事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并明确受理日期。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受理意见告知各县(市、区)劳动行政部门、工伤申请方或用人单位。
如果申请由职工或直系亲属提出,县(市、区)人事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向用人单位下发《工伤(亡)认定举证通知》,要求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用人单位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举证。
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工伤认定小组应在60天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书,并颁发《工伤认定证》。工伤认定决定包括工伤或视同工伤的认定决定和不属于工伤或不视同工伤的认定决定。
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在工伤认定决定作出后通知各县(市、区)人事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及时领取认定决定书和《工伤认定证》。县(市、区)人事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在收到认定决定书和《工伤认定证》后的20个工作日内分别送达工伤申请人和用人单位。工伤认定法律文书的送达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执行,收件人应在送达回证上签字。
工伤认定结束后,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将相关材料整理归档,并至少保存20年。
如果工伤职工、直系亲属或用人单位对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出的工伤认定决定书不服,可以在收到决定书后的60日内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如果对复议决定不服,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后的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如果当事人对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予受理决定不服,可以在60天内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在90天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当事人委托律师查阅工伤认定相关材料时,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必须凭借当事人的委托书才能查阅相关资料,并做好必要的记录。
如何申请工伤认定,特别是在骨折三个月后的情况。用人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30天内申报,否则劳动者及其工会可申请。申请时需携带劳动合同、申请书、身份证、事故情况材料等。工伤认定机关有权不受理未能提交充分资料或超过申请时效的申请。如有疑问,可提起行政复议或诉
交通事故骨折的鉴定时间问题。一般受伤后三个月内应进行伤残鉴定,该鉴定是对伤残程度进行评定的过程,包括交通事故伤残、工伤事故伤残等。鉴定由司法部门委托相应机构进行,需要提供相关病历、工伤认定决定书等材料。鉴定过程中需遵循伤情稳定的原则,并在伤者康复后进
工伤认定程序及注意事项。首先进行事实劳动关系认定,如发生争议可仲裁。在认定为劳动关系且劳动者无过错、工伤发生一年内,进行工伤认定。区分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无资质企业无法认定工伤,损害劳动者权益。如用人单位不认定,可向上级人社部门申请复核并鉴定。工伤申
职工在发生事故伤害或职业病后的工伤认定申请流程。用人单位需在事故发生后30天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若未按规定申请,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直接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申请时需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和医疗诊断证明或职业病诊断证明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