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在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所在地的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遇有特殊情况,经报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如果用人单位没有在规定时间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从业人员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可以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然而,如果用人单位或者从业人员等没有正当理由超出1年申请,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不再受理。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用人单位或者从业人员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并不受时效限制。然而,如果国家或者本市今后对工伤认定申请时效另有规定,将按照其规定执行。
视同工伤是指将非因工作原因发生的伤亡情形视为工伤对待。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除了因工作原因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情形外,部分非因工作原因发生伤亡的情况同样享受工伤待遇,即视同工伤的情形。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的规定,职工符合以下情形之一,可以视同工伤:
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情况,可以被视同工伤。
职工在参与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情况,可以被视同工伤。
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并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在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情况,可以被视同工伤。
根据以上规定,确认视同工伤需要同时符合以下三个要件:在工作时间内、在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死亡或者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
工伤死亡认定的法律程序。首先介绍申请工伤死亡认定时的受理条件和材料要求,然后详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审查流程和决定。接着提及对于认定结果有异议时的复议和诉讼途径。最后阐述了工伤致死的赔偿标准,包括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具体内容和
交通事故工伤认定条件。主要包括在工作时间内和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导致死亡或在48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视为工伤;在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伤也被视为工伤;军队退役伤残复发同样视为工伤。而因犯罪或违反治安管理伤亡、醉酒导致伤亡、自残或自杀等情况则不得认
交通事故骨折的鉴定时间问题。一般受伤后三个月内应进行伤残鉴定,该鉴定是对伤残程度进行评定的过程,包括交通事故伤残、工伤事故伤残等。鉴定由司法部门委托相应机构进行,需要提供相关病历、工伤认定决定书等材料。鉴定过程中需遵循伤情稳定的原则,并在伤者康复后进
工地上工伤的赔偿方式。在工地上发生工伤后,需要进行工伤认定和伤残鉴定,并根据结果确定赔偿金额。文章列举了工伤的情形和视同工伤的情形,包括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的事故伤害、职业病等。同时,介绍了工伤认定申请的步骤和申请时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