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赔偿 > 工伤待遇 > 不是工伤是雇佣意外伤残怎么赔偿

不是工伤是雇佣意外伤残怎么赔偿

时间:2024-11-21 浏览:3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73416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可以认定工伤的情形是非常多的,例如出现职业病、工作过程中受伤等,工伤认定后可以获得补偿,那么不是工伤是雇佣意外伤残如何赔偿?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不是工伤是雇佣意外伤残的赔偿方式

依据法律规定,雇佣活动中的伤害责任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如果在从事雇佣活动过程中受伤,雇主应承担赔偿责任;如果是由第三人造成的伤害,由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对他人造成损害的,雇主应承担赔偿责任;如果雇员因故意或重大过失对他人造成损害,雇员应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当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时,可以向雇员追偿。

所谓“从事雇佣活动”,是指从事雇主授权或指示范围内的生产经营活动或其他劳务活动。如果雇员的行为超出授权范围,但其表现形式是履行职务或与履行职务有内在联系的,也应被认定为“从事雇佣活动”。

雇佣活动中的人身损害赔偿责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承担赔偿责任。如果是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员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可以要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要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当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如果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因安全生产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发包人或分包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接受发包或分包业务的雇主没有相应资质或安全生产条件,应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需要注意的是,适用《工伤保险条例》调整的劳动关系和工伤保险范围,不适用上述规定。

认定工伤的情形

根据相关规定,以下情形应被认定为工伤:

一、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的事故伤害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情况。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的事故伤害

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情况。

三、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的意外伤害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情况。

四、职业病

患职业病的情况。

五、工作外出期间的伤害

因工作原因在工作外出期间受到伤害或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情况。

六、上下班途中的机动车事故伤害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情况。

七、其他法律规定的工伤情形

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包括但不限于:

  1. 职业病患者或因工负伤职工经组织批准去外地疗养期间,以及职工调动工作,在按规定的往返途中,遭受意外事故发生的伤亡。
  2. 因在工作中受伤当时并未感觉,事后伤害处发作疼痛,不能工作者。
  3. 工人职员因为工作而负伤,医疗终结以后,不论调到任何企业,旧伤复发或因旧伤复发致残或死亡。
  4. 因工作需要,经领导同意加班加点,不能回家临时在工作地点休息,遭受意外事故而发生的伤亡。
  5. 革命军人在作战中负伤,或由于在战争的艰苦环境中造成的严重疾病,转入企业后,因旧病复发,甚至造成残废或死亡的。
  6. 因坚持原则和制度,批评违纪违章等错误,或同违法行为作斗争,而遭到报复造成的伤亡。
  7. 因严重的医疗责任事故致使病伤恶化或致残、死亡,并经医务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属实者。因计划生育结扎手术引起的器官损伤或并发症,经市计划生育技术鉴定委员会确认的。
  8. 因在本单位集体食堂就餐而集体食物中毒,造成病疾、伤残或死亡而非本人所应负责任者。
  9. 职工参加本单位、厂(含车间一级)组织的军训、义务劳动、体育比赛,文艺表演或代表单位参加的各种比赛或运动会发生的伤亡。
  10. 企业领导指派或组织职工参加各种展览会、政治性活动,造成负伤、死亡的。
  11. 出国援外人员(含劳务输出)在国外因病死亡的。
  12. 工作时间在本生产、工作岗位上受伤,引起的继发性病变,如感染性败血症等,造成的死亡或发生的意外事故直接使头部受伤,造成脑神经损伤,经地、市级医院确诊为外伤所致精神病的。
  13. 工作时间在本生产、工作岗位上工作,执行与生产、工作有直接关系的任务或经领导安排的加班任务,突然发病昏厥、休克,在抢救(含立即送医院紧急抢救)中死亡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工伤补偿办法中规定的工伤补偿标准

    工伤补偿办法中的工伤补偿标准,根据员工所受伤害的等级,工伤补偿标准可以分为八种类型。具体的补偿标准包括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工伤医疗补助金及伤残就业补助金等。伤残等级越高,获得的补偿越多。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 工伤认定与劳动关系的直接关系

    工伤认定与劳动关系的直接联系。法律规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根据一定标准认定工伤的同时,也确立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文章详细列举了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情形,包括事故伤害、职业病等,并规定符合这些情形的劳动者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工

  • 交通事故工伤赔偿的项目

    交通事故工伤赔偿的各个项目。工伤赔偿包括医疗费用、工伤医疗期、工伤津贴、护理费、伤残抚恤金等。被鉴定为工伤的职工根据不同伤残等级享有不同的待遇,包括退出工作岗位、终止劳动关系等。同时,针对因工死亡职工的家属,也提供了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

  • 工伤鉴定的年龄限制

    工伤鉴定的年龄限制和相关程序。工伤鉴定没有年龄限制,但需要先进行工伤认定,且必须在出院后的一个月内进行,最长不超过18个月。文章还详细描述了工伤鉴定的范围、申请材料和鉴定流程,包括医疗终结后的伤残等级评定、提交相关材料、交纳鉴定费、参加鉴定会议和领取

  • 工伤认定申请与时效问题
  • 工厂员工病死的赔偿问题
  • 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情形及其解释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