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恶意规避工伤保险责任而制定的条款是无效的。工伤保险责任是属于法定的责任,不承担责任就是违反法律规定,因此相关条款无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合同无效的情形包括:
(一)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合同中的免责条款无效的情形包括:
(一) 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
(二) 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如果用人单位不肯赔偿工伤赔偿金,员工家属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维权:
1. 如果双方已达成工伤赔偿协议书,但用人单位不履行约定,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要求用人单位履行协议并赔偿损失。在起诉时,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先去法院立案,提交起诉书以及其他立案材料,并交纳50-100元的费用;
(2) 拿到立案受理通知书,等待确定开庭时间和地点;
(3) 准时出庭参加诉讼。
2. 如果双方未达成任何协议,可以到当地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处理。若仲裁生效后,用人单位依然未支付相关工伤赔偿金,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以获得相应的赔偿。
在依法提起劳动仲裁时,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1) 所在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资料;
(2) 证明在该公司上班的证据,比如厂牌、考勤记录、工资卡和存折、人证等;
(3) 劳动仲裁申请书、身份证,打印的工商查询登记资料、证据复印件(一式两份)等。
试用期内劳动者在工伤情况下的待遇法律依据。试用期内的劳动者与公司存在实际劳动关系,受到法律保护。医疗期间和伤残等级鉴定后,劳动者享有相应的待遇,包括医疗费用全额报销、按月发放工伤津贴或伤残抚恤金等。不同伤残等级也有不同的待遇,如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生活
上班摔伤的赔偿问题,详细阐述了工伤事故责任的认定要件,包括劳动关系的判断标准、人身损害事实以及排除职工故意引起的事故等。同时,介绍了工伤赔偿的程序,包括用人单位申请工伤认定、伤残鉴定和确定赔偿标准等步骤。
工伤保险赔偿的范围及责任。当员工发生工伤时,工伤保险基金负责支付工伤相关的费用,包括医疗费用、伤残补助等。雇主需承担未购买工伤保险时的全部赔偿。工伤认定范围包括工作时间内的事故伤害、职业病等。职工在特定情形下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临时工工伤期间是否有工资待遇问题,指出临时工只要符合工伤条件就应享有工伤待遇和工资。同时,文章介绍了工伤保险的定义和作用,包括为劳动者提供医疗救治和生活保障等帮助。还提到了工伤后的等级鉴定和劳动能力鉴定,以及工伤保险费的缴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