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法规 > 劳动法律条文 > 公司罚款交现金合法吗

公司罚款交现金合法吗

时间:2024-07-08 浏览:1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73785
有些公司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比如对于迟到早退的员工,要求罚款。而且是要求交现金罚款,不开具收据给员工。面对公司制定的这些规章制度,作为员工也觉得很不合理,甚至是不合法。公司罚款交现金合法吗?手心律师网小编做了有关介绍,您可以看一看。

公司罚款与劳动法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罚款是行政机关的职权,而企事业公司属于民事主体。因此,公司与员工应处于平等地位,公司对员工不具有罚款权。

企业单位的罚款与扣工资

一般情况下,企业单位不能罚款,但可以采取扣工资的方式。公司在合理的规章制度下,有权扣工资,但扣除部分不得超过当月劳动者工资的20%。

企业扣工资的限制

企业扣工资不能超过月工资的20%,且不能扣到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此外,企业只能扣除奖金等非底薪的工资。

维权途径与要求

如果公司过多扣除工资,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获取证据并提出离职,然后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
  2. 要求追回被扣除的工资。
  3. 要求公司赔礼道歉。
  4. 要求获得经济补偿金。

支付拖欠工资的途径

劳动者可以通过两个渠道要求企业支付拖欠的工资:

  1. 到当地人社局劳动监察投诉。
  2. 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此外,劳动者还可以解除劳动关系并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

劳动法对公司罚款的规定

根据劳动法相关规定,除非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否则用人单位不得对员工进行处罚。符合处罚条件的情况下,每月扣除的处罚金额不得超过工资的20%。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劳动者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时,用人单位可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并可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企业罚款权的限制

在中国,只有法律法规赋予的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有授权的主体才能对公民的财产行使经济处罚权,并且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所规定的程序执行。劳动者和企业之间并非完全平等的主体,双方的关系应受劳动法等社会法来调整。

结合中国国情和劳动法的立法精神来看,企业罚款权不利于保持企业用工自主权与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平衡。企业行使经济处罚权是以剥夺劳动者经济利益为代价的,对劳动者是不公平的。如果允许企业滥用罚款权,劳动者很容易受到不公正对待。因此,司法机关不应支持企业依据内部罚款制度对劳动者克扣工资。

综上所述,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公司罚款权受到限制,劳动者在维护自身权益时应了解自己的权利,并采取相应的维权措施。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一、祖母是否享有对孙子的探望权

    祖母是否享有对孙子的探望权问题。虽然我国《婚姻法》未明确规定隔代亲属的探望权,但在具体个案中,正确行使探望权有助于子女身心健康。同时,探望权是自动享有的,受阻时可通过合法程序进行救济,强制执行措施包括说服、教育、警告以及拘留、罚款等,但不能对子女人身

  • 知情权

    行政处罚法中规定的公民在行政处罚过程中的各项权利。包括知情权、陈述和申辩权、要求举行听证权、申请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权、请求赔偿权、申请延期或分期缴纳罚款权以及申诉或检举权等。被处罚人在面对行政处罚时,应充分了解并行使自己的权利,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 薪资证明的书写范本及其作用

    薪资证明的书写范本及其作用。薪资证明包括个人信息、职位、薪资收入等详细信息,并作为信用调查、贷款和信用卡额度审核的重要依据。同时,虚开收入证明会带来风险,如银行起诉企业和产生劳动纠纷等。因此,在提供薪资证明时应确保真实性和准确性。

  • 炒货店被罚20万只因广告带“最“字

    杭州一家炒货店因广告中使用“最”字被罚款20万的事件。炒货店因宣传广告中多次使用最高级修饰语,违反了新版《广告法》的规定。尽管执法依据合法,但对罚款的合理性和公正性引发了争议。文章分析了公众对小型作坊的同情心理以及对执法部门选择性执法的质疑,并探讨了

  • 群租房是否合法
  • 女孩被诱导去当童工怎么告对方
  • 在我国国家18岁童工算合法的吗
劳动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