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金是一种担保方式,在合同订立或履行之前支付一定数额的金钱作为担保。定金条款的有效成立以定金的实际交付为要件。
原告高某诉称,其拥有一套楼房。2007年8月30日,通过中介联系,原告与被告李某达成房屋买卖协议,被告购买该楼房,总价格为33万元,付款方式为现金全款购房。双方另约定,在签字时被告支付定金5000元。协议签订后,被告支付了定金5000元,并由原告出具了收据。然而,由于被告的单方面原因,被告突然抢回了尚未装好的现金并离去。后来得知,被告已决定不再购买该房屋。原告认为,合同签订后,双方应诚信守约,被告擅自解除合同,损害了其合法权益,因此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支付定金5000元,并解除合同,诉讼费由被告承担。
被告李某辩称,该房屋买卖合同是无效合同。原告房屋共有人马某未被列入房屋出卖人之中。此外,马某作为房屋的共有人与共同出卖人在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时未露面,未签字。仅由同属房屋共有人与出卖人的原告在没有马某同意出卖其房产份额的委托书和公证书的情况下,代表马某签订了合同,不能表达马某的真实意思。最后,综上所述,被告认为该买卖合同无法表达所有房屋出卖人和购买人的真实意愿,构成了合同无效条件。另外,被告也未实际支付给原告5000元定金,因此原告无权要求定金。
法院认为,原、被告签订的房屋买卖协议并不违反法律规定,双方之间形成了买卖合同关系。为确保协议的履行,双方约定了定金条款。根据法律规定,定金条款的有效成立以定金的实际交付为要件。被告在支付给原告5000元后又取回,原告并未实际控制并取得5000元的所有权,因此协议中的定金条款未生效。原告声称5000元是被告抢回的,但其本人持有的收据无法证实抢夺的事实,即使抢夺事实成立,也与本案无关。此外,定金是为担保债务履行而设,对双方都有约束力。在双方签订的房屋买卖协议履行期届至之前,原告将房屋另卖给他人的行为表明其不再履行合同,定金已失去意义。综上所述,现在原告要求被告支付定金,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法院不予支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九十条的规定,判决驳回原告高某的诉讼请求。
买房交了定金但未签合同的情况下,合同延续的时间以及应对策略。对于交了定金没有签合同的情况,合同续签时间没有法律规定,一般由双方协议或交易习惯决定。若遇到二手房是凶宅的情况,买方有权请求解除合同并收回定金。至于签了认购协议书后能否退还定金,需视具体情况
要避免买房定金难退的问题,首先要知道购房定金在那种情况下可以退,什么情况下不能退,其次还要注意这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换言之,若合同无效,定金条款亦无效,收受定金的一方应返还定金。定金的作用是保证合同的顺利进行。再次是在签订认购协议时明确约定对自己
如果买受人已经缴纳了首付款,则定金原则失效,使用违约条款之约定。定金是指当事人双方为了保证债务的履行,约定由当事人方先行支付给对方定数额的货币作为担保,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定金合同要采用书面形式,并在合同中约定交付定
定金是在合同订立或在履行之前支付的一定数额的金钱作为担保的担保方式,又称保证金。被告李某辩称,此房屋买卖合同是无效合同。双方为确保协议的履行约定定金条款,依据法律规定,定金条款的有效成立以定金的现实交付为要件。被告给付原告5000元后因故又取回,原告并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