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送管辖是指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发现本法院对该案无管辖权时,依照法律规定将案件移送给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审理。移送管辖是一种纠正措施,旨在解决管辖发生错误的情况。
移送管辖实质上是对案件的移送,而不是对案件管辖权的移送。移送管辖通常发生在同级人民法院之间,但也不排除在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适用。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36条的规定,移送管辖的适用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 人民法院已经受理案件。若尚未受理的案件经审查不归本法院管辖,则不存在移送管辖问题,应告知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
2. 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对该案无管辖权。只有依法享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才有权行使审判权,因此无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无权审理案件。
3. 接受移送案件的人民法院依法享有管辖权。移送案件的法院应当是具备管辖权的人民法院,不得随意移送,只能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移送。
国家管辖权冲突的协调与避免纷争的问题。在管辖权发生冲突时,需要依据准据法来确定管辖,并符合受理、无管辖权和移送管辖三个条件。移送案件需满足不得随意移送的要求,移送后产生程序上的效力,由上级法院最终确定管辖权。
中国法律体系中关于级别管辖异议的提出和审查机制。当事人有权在提交答辩状期间对级别管理提出异议,并由法院审查。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处理异议,并确定民事地域管辖的基本原则为“原告就被告”。根据不同情况,管辖法院可以是被告住所地、经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严重贩卖毒品的刑事案件,人民法院应该在对案件立案后,二个月内作出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公安机关管辖的犯罪,应当移送公安机关立案查处,如果法院没有移送,当事人可以到公安机关控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 人民法院在执行判决、裁定过程中,对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情节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