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民事诉讼调解 > 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的任期是多久

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的任期是多久

时间:2025-01-23 浏览: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75168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产生民间纠纷的时候,可以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委员是有任期的,那么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的任期是怎样的?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整理以下知识,希望能够解答您的疑惑。

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的任期是多久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委员任期一般为三年。在任期结束后,如果符合条件,可以连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八条规定,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根据需要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

人民调解委员会由三至九名委员组成,其中设有一名主任,必要时可以设立若干名副主任。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包括妇女成员,并且在多民族居住的地区,应当有人数较少民族的成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九条规定,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由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居民会议推选产生;企业事业单位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由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工会组织推选产生。

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的任期为三年,可以连选连任。

人民调解员的六种角色

1、信息员

人民调解员依托完善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体系和广布的调解志愿者队伍,每月定期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特别是在节假日或重大活动期间以及社会敏感时期排查各类纠纷苗头。密切关注辖区内的社情民意和舆情动态,及时准确掌握纠纷信息,把工作做在前头,掌握调解矛盾纠纷的主动权,扮演信息员角色。

2、普法员

人民调解员将日常的法制宣传和矛盾纠纷排查工作相结合。在排查纠纷的同时,向老百姓宣传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使他们依法提出诉求、合法解决问题,防患于未然。同时,在咨询当事人时讲解法律法规知识及法律程序,在纠纷解决过程中讲解涉及的法律知识。

3、引导员

在正式调解前,人民调解员向当事人告知纠纷解决的步骤、诉讼时效等重要事项,帮助当事人了解调解和诉讼的相关程序。同时分析选择诉讼和调解的利弊,宣讲人民调解化解纠纷的优点。通过科学和正确的引导当事人选择合适的纠纷解决方式。

4、疏导员

在接待激动情绪的当事人时,人民调解员要疏导其情绪,让其宣泄愤怒和不满。在宣泄过程中,倾听当事人的意见和矛盾的根源,找出症结并及时疏导情绪。

5、劝解员

当事人情绪平静后,人民调解员根据具体的纠纷情况,综合运用多种调解方式,劝解当事人。通过解释问题、宣传政策和化解纠纷,达成和解。当事人感受到人民调解员的关怀,发挥柔情调解的作用。

6、衔接员

人民调解员帮助当事人进入诉讼程序,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提供调援对接,对不符合援助条件的提供调诉对接。同时指导当事人准备诉状、收集证据,并告知相关的法定程序。通过衔接工作,有效地防止矛盾的激化。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司法鉴定与和解的关系

    司法鉴定与和解的关系。在民事案件中,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可以进行调解处理。刑事案件的和解适用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案件和过失犯罪案件。司法鉴定是服务于司法诉讼活动的技术性活动,对于维护法律尊严、促进司法公正有重要作用。

  • 轻伤调解赔偿金额的解决方式

    轻伤刑事案件在公安机关调解后的赔偿金额解决方式。双方需协商解决赔偿金额,如协商不成,公安机关会进行调解。公安机关等机关在当事人和解时会审查自愿性和合法性,并制作和解协议书。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等可向司法机关提出从宽处理和从宽处罚的建议。

  • 全责方不配合保险公司理赔怎么办

    当全责方不配合保险公司理赔时,受害者可以采取的措施。首先可以寻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协助,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发起民事诉讼。同时,如果购买了第三者责任险,受害者可以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款。对于车险理赔对方全责的情况,受害者应立即联系保

  • 被欺骗订立遗嘱是否有效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被继承人因欺骗而订立的遗嘱是无效的,遗嘱并不是被继承人真实意思表示,被继承人可以撤销或者重新订立遗嘱。人民调解委员会是群众性组织。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协议达成以后,各当事人都应当自觉遵守和履行。继承纠纷发生后,经协商不成时,可

  • 借贷宝欠条怎么处理
  • 故意伤害等8类轻微刑事案件可依法不起诉
  • 遗产调解后有效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