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民事诉讼证据 > 医务人员作伪证的情形有哪些

医务人员作伪证的情形有哪些

时间:2024-03-25 浏览:4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75212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免不了生病,在去医院就诊时就有可能会遇到医疗纠纷,这里面也存在着方方面面的法律问题,其中医务人员作伪证的情形具体有哪些,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医务人员作伪证的情形

1. 出具假疾病诊断证明书

(1) 出具虚假的“有病”证明,成为从事第二职业经商的“通行证”,以获取经济利益和特殊待遇。例如,将健康的孩子诊断为残疾或智力障碍,以达到生育二胎的目的,从而破坏计划生育政策。或者在犯罪后伪装成精神病患者,以逃避法律制裁并获得保外就医的特权。

(2) 出具虚假的“健康”证明,为个人晋升、就业或入伍提供便利,即使他们身患疾病或患有传染病。

(3) 故意提高或降低伤情等级,以索取经济赔偿或对对方施加更严厉的刑罚,增加自己的筹码。

2. 伪造或篡改病历

病历在医疗纠纷处理、人身伤害案件和刑事案件诉讼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确定受害人的伤情程度,决定加害人承担何种法律责任。故意伪造或篡改病历,改变伤情程度所出具的证据,直接影响司法机关对案件的裁决,严重干扰公正执法。

3. 编写假检查结果

医技科室,如检验、病理、CT和X线拍片、B超等检查,出具虚假结果,为某种疾病的诊断或排除提供虚假依据。

4. 提供假住院证明

病人未真实住院,却通过各种关系获得住院证明。例如,在保外就医期间继续从事违法活动,逃避监禁。

5. 多开报销票据

通过多开报销票据,虚报医药费用,以获取更高额的赔偿,并因伤情加重而使对方面临更严厉的刑罚。

医护人员的定义

依业务性质

医护人员包括医疗防疫人员(中医、西医、卫生防疫、地方病及特种病防治、工业卫生、妇幼保健等技术人员)、药剂人员(中药、西药技术人员)、护理人员(护师、护士、护理员)和其他技术人员(检验、理疗、病理、口腔、同位素、放射、营养等技术人员)。

依医疗卫生机构

医务人员可分为医疗机构和预防机构的医务人员。只有医疗机构或依法处于医疗机构地位的其他机构的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过失致人身体损害的,才可构成医疗事故。预防机构的医务人员从事本机构业务范围的活动,不属于医疗活动,因此不能成为医疗纠纷的主体。

未取得执业资格但依法在医疗、保健、预防机构进行实习或试用的人员,可以合法从事相应卫生技术工作,实习或试用单位应对其职务活动承担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物证

    离婚案件中的证据种类。物证、书证书证、视听资料和证人证言等都被用作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物证以其外部特征和物质属性证明案件事实,书证书证则以文字、符号、图形等形式记载内容来证明案件事实。视听资料利用图像和声音证明案件真实情况,而证人证言则是证人对案件事

  • 行政诉讼证据种类

    行政诉讼中的证据种类。包括书证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以及勘验笔录和现场笔录等。这些证据种类在行政诉讼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评估案件事实和作出判决的重要依据。

  • 答辩人申诉答辩状

    申诉人在医疗纠纷中的申诉答辩状。申诉人提出护理问题、输错液及录音证据问题、灌肠、造影和脱水问题,但未能提供有效证据支持其主张。人民法院依法驳回了申诉人的诉讼请求,因申诉人未履行举证责任且表现出缠诉倾向。摘要完毕。

  • 上海医疗事故赔偿项目有哪些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确定是否为医疗事故目前需要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才能认定。那么医疗事故赔偿范围与医疗事故赔偿标准有哪些呢?按照《条

  • 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案例学习
  • 医疗纠纷处理程序
  • 医疗事故处理有哪些程序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