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裁决书是仲裁机构根据仲裁程序对争议案件做出处理决定后所制作的文书。根据我国《仲裁法》第49条和54条的规定,当事人申请仲裁后可以自行和解,达成和解协议后可以请求仲裁庭根据协议作出裁决书。如果调解不成,仲裁庭应及时作出裁决。如果调解达成协议,仲裁应制作调解书或根据协议结果制作裁决书。裁决书应明确写明仲裁请求、争议事实、裁决理由、裁决结果、仲裁费用的负担和裁决日期。裁决书由仲裁员签名并加盖仲裁委员会印章。对裁决持不同意见的仲裁员可以签名,也可以不签名。
仲裁裁决书由首部、正文和尾部组成。首部和尾部的写作内容和格式与仲裁调解书基本相同,但尾部没有当事人的签名,其效力的表述也不同。根据《仲裁法》第54条的规定,正文的写作内容包括仲裁请求、争议事实、裁决理由与结果、仲裁费用的负担。此外,还要明确写明案件的受理、仲裁庭的组成、开庭与调解以及回避与促使问题。裁决书与调解书的正文写作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结果产生的原因不同,前者是仲裁机构的裁决,后者是当事人的协议。
仲裁裁决必须根据仲裁协议、仲裁申请书和仲裁法及仲裁程序规则进行,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否则,当事人可以根据《仲裁法》第58条申请人民法院撤销裁决,人民法院也可以按照《民事诉讼法》第237条或274条裁定不予执行。
裁决书应按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按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对裁决持不同意见的仲裁员可以不签名。当事人协议不愿写明争议事实和裁决理由的,可以不写。
仲裁必须根据《仲裁法》的原则和仲裁程序规则规定的结案期限裁决并制作裁决书,不能强行调解或久调不裁。
裁决书的制作不仅要合法及时,而且不应有文字和计算错误或遗漏事项。如果出现错误或遗漏,应及时补正。当事人收到裁决书后30天内可以请求补正,仲裁庭应当审查补正。
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在尾部应写上“本裁决为终局裁决”字样。
原告马某和张某与被告中国某银行汝南县支行之间的劳动合同纠纷。被告终止了二原告的合同工作,二原告经过劳动仲裁和法院裁定后,面临无法执行的问题。法院认定原、被告签订的劳动合同为有效合同,被告擅自终止合同属于违约行为。因仲裁裁决书中的被诉人中心分理处不具备
苏州仲裁委员会为了公正、及时地仲裁民商事争议修订的新规则,旨在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规定了仲裁目的、适用范围、不适用范围、仲裁协议、仲裁协议的形式和效力等内容。当事人申请仲裁需符合一定条件并提交相关材料。
北京仲裁委员会的基本结构、职能以及仲裁协议的详细规则。仲裁委员会是常设机构,负责解决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仲裁协议是当事人同意将争议提交仲裁的书面协议,其形式包括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和其他书面协议。仲裁协议独立存在,不受合同变更、解除等影响的效力。
仲裁裁决不予执行的情形。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仲裁裁决存在无仲裁条款或协议、裁决事项超范围、违反法定程序、缺乏主要证据支持、适用法律错误、仲裁员行为违法等情形时,人民法院有权裁定不予执行。裁定结果会通知双方当事人和仲裁机构,当事人可重新申请仲裁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