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上海市发布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仲裁规则》(以下简称《仲裁规则》),这是中国首个自贸区的仲裁规则,计划于今年5月1日生效。
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屠*绍在致辞中表示,上海自贸区仲裁规则与国际商事仲裁规则相一致,是构建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
业界人士也对该规则给予了高度评价,一位仲裁业内人士告诉自贸区邮报,《仲裁规则》几乎与国际通行规则完全一致。
《仲裁规则》共有10章85条,全文近两万字。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主任岑*荣表示,即将颁布的上海自贸区条例中,商事仲裁的相关内容也将被纳入。
《仲裁规则》的创新点至少有五个:
此外,《仲裁规则》还包括其他创新内容,如细化“其他协议方加入仲裁程序”和“案外人加入仲裁程序”等制度,强化仲裁中的证据制度,纳入“友好仲裁”制度等。
上海自贸区可能出现的商事纠纷主要分为三类:
根据《自贸区仲裁规则》,双方当事人可以事先约定推荐一名仲裁员名册外的人士担任首席仲裁员或独任仲裁员,并在收到仲裁通知之日起15日内提交共同推荐的该名人士信息。这一选择同样需要经过仲裁委员会主任依法确认后方才能够任命。同时,如果仲裁委员会主任不同意该选择,当事人则应在收到该决定之日起5日内,在仲裁员名册内共同选定或是采用推荐名单的方式指定仲裁员。如果当事人未能选定首席(独任)仲裁员,那么则由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
合并仲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案件的仲裁程序的合并。它是指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仲裁程序时,为了一揽子解决所有争议,通过一定的程序设计,将所有的当事人召集在一起,通过一个仲裁程序处理所有争议的制度。合并仲裁制度通常与多方当事人的仲裁制度安排相互衔接。
合并仲裁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自愿的合并,即多个仲裁程序的当事人均愿意将其仲裁程序进行合并审理,从而一并解决争议。二是非自愿的合并,即多个仲裁程序的当事人并不愿意将仲裁程序进行合并,而是根据一定的原则将多个仲裁程序合并。
仲裁第三人是指非仲裁程序的当事人,由于与仲裁案件存在利害关系,经过一定条件加入到仲裁程序中的人。仲裁第三人是一个程序法上的概念,根据第三人是否为仲裁协议的当事人,可以将第三人区分为仲裁协议的第三人和案外人。
仲裁第三人的加入需要得到仲裁程序当事人和仲裁庭的同意。在仲裁中,仲裁第三人的加入可以通过书面申请的形式进行。仲裁庭和仲裁机构有权决定是否同意第三人的加入。
仲裁中的证据包括文件证据、证人证言、专家证据等。根据《自贸区仲裁规则》,当事人可以选择适用的证据规则。如果没有约定,仲裁庭在遵循正当程序的前提下,对于有关证据事项享有决定权。仲裁程序对证据的要求比较灵活,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仲裁庭所享有的自由裁量权,始终主导着仲裁证据规则的适用。
《自贸区仲裁规则》对证据的规定包括了文件证据的交换、核对、质证等程序,以及专家证据的申请、选择、费用预缴等方面的细化规定。
仲裁与调解相结合是指在同一争议中,仲裁与调解两种争议解决方式复合运用,共同解决争议。根据《自贸区仲裁规则》,仲裁与调解相结合的形式包括调解员调解、仲裁庭调解、仲裁机构外的和解等。当事人可以在仲裁程序中选择适用调解的方式,但需要得到对方当事人的书面同意。
仲裁与调解相结合的关键是保证公允善良的原则在调解和仲裁过程中得到遵守。调解的结果可以由当事人选择是否继续仲裁程序或撤回仲裁申请。
友好仲裁是指仲裁庭经双方当事人授权,依据公平善良原则或公平交易和诚实信用原则对争议实质问题做出具有约束力的裁决。根据《自贸区仲裁规则》的规定,友好仲裁需要以当事人的合意为前提,仲裁庭在进行友好仲裁时应当依公允善良的原则做出裁决。
友好仲裁的适用不能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和公共秩序。仲裁庭对公允善良原则的适用受到一定限制,以避免违背强制性规定和公共秩序的情况发生。
小额争议程序是指为解决争议标的金额较小的案件所适用的特殊程序。根据《自贸区仲裁规则》第9章的规定,小额争议程序适用于争议金额不超过人民币10万元的国内争议案件。小额争议程序的特点是低成本和高效率,强调快捷高效,时限相对较短,收费较低。
根据相关法规,小额争议程序对于当事人提交答辩和反请求的期限进行了压缩。一般仲裁程序和简易仲裁程序规定当事人需要在收到仲裁通知之日起的45日或20日内提交答辩和反请求,而小额争议程序将这一期限缩短至10日。此外,小额争议程序还将仲裁裁决做出的期限从6个月或3个月压缩至45天。另外,小额争议程序采用了由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独任仲裁员审理案件的做法,这有利于加快仲裁程序的进程。
根据《自贸区仲裁规则》,小额争议程序允许仲裁庭根据其认为适当的方式审理案件,可以决定开庭审理,也可以决定仅依据当事人提交的书面材料和证据进行书面审理。这与一般案件中仲裁庭通常需要开庭审理的规定不同,为当事人提供了更为灵活的审理方式。
小额争议程序的另一个优势是其低成本,减轻了当事人的负担。根据目前拟定的规定,小额争议案件的案件受理费仅为100元,处理费仅为1250元。
关于一个钢窗厂的仲裁申请书。申请人按时向被申请人交付了钢窗,但对方违约拒不支付货款,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根据原合同中约定的仲裁条款,申请人向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要求立即支付货款并赔偿损失费。
例如,英国长期以来奉行"法院管辖权不容剥夺"的原则,十分强调法院对仲裁的司法干预。因此,一般认为,在国际商事仲裁中,为了保证仲裁程序的正常进行和裁决的承认与执行,法院的支持与协助是必不可少的。在仲裁协议无效、失效或不能执行时,命令仲裁庭终止仲裁程序,由
当事人依法订立的仲裁协议,受各国法律的保护,除法院认为该协议无效、失效、或不能执行外,法院应强制执行当事人间业已订立的仲裁协议。《纽约公约》确立的倾向于执行仲裁协议的观念,算得上是仲裁协议方面的最大发展。1985年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的《示范法》第8条
作为一常设国际商事仲裁机构,除具有仲裁一般的诸多优点外,还具有自己显著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实行裁决书稿核阅制度,监督并管理仲裁程序,确保裁决公正;其核心是在同一程序即仲裁程序中,仲裁员视必要可以履行调解员的职能。现行的仲裁规则规定的仲裁费收费标准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