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仲裁委员会)是由中国国际商会组织设立的。仲裁委员会由名誉主任、顾问、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组成。主任负责仲裁委员会的职责,副主任可以代理主任履行职责。
仲裁委员会在北京设有总会,在深圳经济特区设有深圳分会,在上海设有上海分会。分会是仲裁委员会的组成部分。
仲裁委员会设立秘书局,负责处理仲裁委员会的日常事务。秘书局由秘书长领导。
仲裁委员会分会设立秘书处,负责处理分会的日常事务。分会秘书处由分会秘书长领导。
仲裁委员会制定仲裁规则,适用于仲裁委员会及其分会。在分会仲裁时,仲裁规则规定由主任和秘书局或秘书长履行的职责,由主任授权的副主任和分会秘书处或秘书长履行。
仲裁委员会从具有专门知识和实际经验的中外人士中聘任仲裁员。仲裁委员会现有492名仲裁员,包括158名外籍仲裁员。
仲裁委员会设立委员会议和主任会议制度。委员会议每年召开一次,研究解决组织机构及业务发展等重大问题。主任会议每三个月召开一次,负责仲裁委员会的工作。
仲裁委员会设立秘书长会议和三地秘书会议制度。秘书长会议不定期召开,三地秘书会议原则上每年召开一次。会议讨论决定秘书局、秘书处程序管理事务和其他事项,交流办案经验,进行业务培训。
仲裁委员会设立专家咨询委员会,负责研究和提供咨询意见,对仲裁员进行培训和经验交流,提出对仲裁规则修改的建议,以及对仲裁委员会工作和发展提出建议。专家咨询委员会由15至25名专家组成。
关于一个钢窗厂的仲裁申请书。申请人按时向被申请人交付了钢窗,但对方违约拒不支付货款,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根据原合同中约定的仲裁条款,申请人向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要求立即支付货款并赔偿损失费。
仲裁委员会设名誉主任一人、顾问若干人。主任履行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赋予的职责,副主任受主任的委托可以履行主任的职责。仲裁委员会总会与华南分会、上海分会及天津国际经济金融仲裁中心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负责已审理终结的案件的案例编辑和仲裁委员会的年刊编辑
仲裁委员会委员由仲裁委员会聘请经济贸易、法律等方面的专家人士担任,每届任期3年。仲裁委员会委员通过仲裁委员会委员会议来行使其职权,委员会议每年召开一次,如有需要,也可以召开临时会议。仲裁委员会每次委员会议,须有半数以上的委员出席方能进行,会议由委员会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是以仲裁方式,独立公正地解决国际经济贸易争议的常设国际商事仲裁机构。仲裁委员会是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前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1954年5月6日的决定,于1956年4月设立的,当时名称为对外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委员会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