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仲裁的定义和特点

时间:2025-03-28 浏览: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84078

涉外仲裁是指仲裁事项包含的法律关系为涉外法律关系的仲裁。涉外仲裁的特点是仲裁当事人中至少一方为外国自然人或法人,且所涉法律关系的标的物所在地、履行地等在外国。

涉外仲裁与国内仲裁的区别

涉外仲裁与国内仲裁在中国仲裁法中有所区别。根据中国仲裁法的规定,涉外仲裁与国内仲裁需要进行区分。

涉外仲裁与国内仲裁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当事人身份:涉外仲裁的当事人中至少一方为外国自然人或法人,而国内仲裁的当事人均为中国自然人或法人。

2. 法律关系的性质:涉外仲裁所涉及的民事法律关系属于涉外民事法律关系,而国内仲裁所涉及的民事法律关系属于国内民事法律关系。

3. 法律适用:涉外仲裁适用的法律主要是涉外法律,包括国际公约、国际惯例和涉外法规等;而国内仲裁适用的法律主要是国内法律。

4. 仲裁程序:涉外仲裁的程序相对复杂,需要考虑国际法律和国际仲裁规则的适用;而国内仲裁的程序相对简单,主要遵循国内仲裁法律和仲裁规则。

涉外仲裁机构与国内仲裁机构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是中国的涉外仲裁机构,其受理的仲裁大多为涉外仲裁案件。而地方仲裁机构如北京、上海等属于国内仲裁机构,其受理的仲裁多为国内仲裁案件。

然而,随着我国仲裁事业的发展,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也开始受理部分国内争议,而地方仲裁机构也可能受理涉外争议。因此,涉外仲裁与国内仲裁的划分不能仅以受理机构来划分。

最高人民法院在认定是涉外仲裁还是国内仲裁时,主要考虑所仲裁的民事法律关系的性质。如果属于涉外民事法律关系,则为涉外仲裁;反之,则为国内仲裁。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七章涉外民事关系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在涉外民事关系方面的规定。文章明确了涉外经济贸易、运输和海事纠纷仲裁的适用规则,包括涉外仲裁委员会的设立、聘任外籍仲裁员、证据保全程序、仲裁庭的笔录和证据要点、撤销与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情形,以及涉外仲裁裁决在外国的承认和执行等内容

  • 仲裁裁决撤销程序的法律背景及评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生效后实施的仲裁裁决撤销程序及其法律背景。该程序的设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当事人权益并借鉴了国际先进做法,但同时也出现了监督程序缺陷及过度强调法院监督等问题。立法者在制定仲裁法时忽视了国情差异及法院自身监督的重要性。文章还提出

  • 涉外仲裁的定义和特点

    涉外仲裁的定义和特点,以及涉外仲裁与国内仲裁的区别。涉外仲裁涉及的法律关系为涉外法律关系,当事人中至少一方为外国自然人或法人。涉外仲裁与国内仲裁在当事人身份、法律关系性质、法律适用和仲裁程序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此外,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和地方仲

  • 当事人如何在涉外仲裁中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作为中方当事人,选择仲裁机构时应尽量选择在本国或本地的仲裁委员会。这样不但联系方便,而且对仲裁适用程序、适用法律等一般了解多一些,有利于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当事人应当学习和了解仲裁法律知识,熟悉仲裁程序和适用法律,以便及时、充分地做好准备,争取仲裁的

  • 涉外仲裁和其他争议解决方式
  • 需要执行的财产不在我国领域内如何处理
  • 我国涉外仲裁的司法支持和监督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