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生政策 > 社会保障 > 实时政策 > 国家预防残疾的主要措施如何规定

国家预防残疾的主要措施如何规定

时间:2023-10-21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76742
在当今的法治社会,你是否也对国家预防残疾的主要措施如何规定有疑问呢?针对这个问题,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参考,帮助到有需要的人,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国家预防残疾的主要措施如何规定

残疾预防的定义

残疾预防是指针对各种致残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个人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的丧失或者异常,防止全部或者部分丧失正常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

《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的规定

根据《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国家对残疾预防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1)实施残疾监测

国家定期调查残疾状况,分析致残原因,并对遗传、疾病、药物、事故等主要致残因素进行动态监测。

(2)制定并实施残疾预防工作计划

国家针对主要致残因素制定重点预防计划,并对致残风险较高的地区、人群、行业、单位实施优先干预。

(3)开展残疾预防宣传教育工作

国家普及残疾预防知识,提高公众对残疾预防的认知和理解。

(4)加强孕前和孕产期保健、产前筛查、产前诊断以及新生儿疾病筛查

在开展相关工作时,国家应当做好残疾预防工作,针对遗传、疾病、药物等致残因素采取相应措施,消除或降低致残风险,并加强临床早期康复介入,减少残疾的发生。

(5)加强交通安全、生产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防灾减灾救灾等工作

在开展相关工作时,国家应当针对事故、环境污染、灾害等致残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残疾的发生。

(6)加强残疾预防知识培训和防护措施

具有高度致残风险的用人单位应当对职工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致残风险,并采取防护措施,提供防护设施和防护用品。

(7)鼓励公民学习残疾预防知识和技能

国家鼓励公民学习残疾预防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8)保证未成年人接受疾病和残疾筛查

国家保证未成年人及时接受政府免费提供的疾病和残疾筛查,以便有出生缺陷或致残性疾病的未成年人能够及时接受治疗和康复服务。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国家能够有效预防残疾的发生,保障残疾人的权益,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未成年人办理身份证所需材料

    未成年人办理身份证所需的材料及相关法律问题。未成年人需提供居民户口簿或居住证原件、监护人的身份证、近期免冠一寸照片及现金。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扣押他人身份证是违法行为,将受到警告和罚款等处罚。

  • 城市建设配套费申请程序详解

    城市建设配套费的申请程序。申请人需前往物价局提交材料并经过实地调查、成本监审、初审、审核、价审委会审等步骤。经办人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项工作,并提交相关文件给县政府和财政局。逾期未改正或补正则视为未申请。

  • 法律规定拒捕的处罚

    关于法律规定拒捕的处罚,包括妨害公务罪的具体处罚情况,以及人民警察使用武器的情况与责任。对于拒捕行为,根据不同情况和后果进行处罚。同时,也规定了人民警察在使用武器后的报告责任和对于违法使用警械、武器的后果处理。

  • 用工单位对劳动者要承担哪些责任

    用工单位对劳动者的责任包括:执行国家劳动标准,提供适当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为在岗被派遣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培训;支付加班费、绩效奖金,并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福利待遇;承担法律规定的其他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二条,用工单位有以下义务

  • 关于工龄工资计算的法律指导
  • 过劳死是否应被视为工伤?
  • 女职工哺乳期正常出勤算加班吗
社会保障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