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电子商务 > 电子签名与认证 > 电子签名能否笔迹鉴定

电子签名能否笔迹鉴定

时间:2024-02-28 浏览:6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77526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签名作为通过密码技术对电子文档的电子形式的签名应运而生。那么,确认电子签名的可靠性和真实性能否对其进行笔迹鉴定?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进行相应的解答,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以下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电子签名的笔迹鉴定问题

电子签名的笔迹鉴定问题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根据相关司法规定,只有同时满足以下四个条件的电子签名才能被视为合法可靠的:

1. 电子自签名制作数据的专有性

电子签名人在制作电子签名时所使用的数据必须是其专有的。

2. 电子签名制作数据的独立控制性

电子签名人在签署时必须独立控制电子签名制作数据。

3. 对电子签名的任何改动可被发现

一旦签署完成,对电子签名进行的任何改动都必须能够被发现。

4. 对数据电文内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动可被发现

签署后,对数据电文内容和形式进行的任何改动都必须能够被发现。

如果当事人的电子签名需要第三方认证,可以通过合法设立的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来进行认证。电子签名是指以电子形式存在的数据,用于识别签名人身份并表明签名人认可其中内容。它是通过密码技术对电子文档进行签名,与手写签名或印章类似,但又有所区别。

电子签名的鉴定方法

电子签名并不仅仅是将签名图形电子化,它使用了电子签名技术,通过数字证书和加密手段来保证签名主体的可识别性和签名内容的完整性。尽管打印出来的图形与复印的一样,但系统中使用的是经过电子签名技术处理的签名。复印的签名无效是因为无法证明其真实性。电子签名可以通过电子鉴定技术进行鉴定,属于数据电文鉴定的范畴。

数据电文的鉴定主要涉及对电子签名数据和数据电文生成、传输、存储系统的鉴定。对一份数据电文的真实性进行审查时,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 数据电文生成、储存或传递方法的可靠性

审查数据电文生成、储存或传递方法的可靠性,以确定其真实性。

2. 内容完整性的保持方法的可靠性

审查内容完整性的保持方法的可靠性,以确定数据电文是否被篡改。

3. 发件人身份鉴别方法的可靠性

审查发件人身份鉴别方法的可靠性,以确定数据电文的发送者。

4. 其他相关因素

鉴定数据电文真实性时,还需要考虑其他相关因素。

如果数据电文没有使用可靠的电子签名,其鉴定将变得非常困难,需要对数据电文生成、传输和存储系统进行一系列的鉴定,以确保其真实性。

电子签名在电子合同中的应用

电子签名已广泛应用于电子合同签署。通过使用电子签名技术签订的电子合同受到法律保护。

目前已经存在专门的电子合同订立系统,提供电子合同签署、传输、存储、合同管理和电子证据提取等服务。这些系统通常采用可靠的电子签名技术,以确保合同的合法性。此外,第三方提供证据提取服务,无需鉴定,证明力强,举证简单。国内领先的电子合同订立服务提供商“电子缔约安全保障平台”提供了法律支持等服务,非常方便实用。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旅游团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

    旅游团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问题。根据《电子签名法》和《合同法》的规定,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字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有效的电子合同应满足数据电文原件可靠、电子签名防篡改等条件。电子合同的订立和成立与传统合同类似,但需要确定合同的主要条款和成立要件。因此,旅游团电

  • 电子签名伪造、冒用、盗用的民事责任分析

    伪造、冒用、盗用他人电子签名的民事责任分析。结合案例分析,文章详细阐述了在不同情形下,责任人需要承担的民事责任,包括撤销合同、继续履行合同、虚假外观责任和认证机构责任。根据具体情况,伪造、冒用、盗用他人电子签名的责任对象和责任种类会有所不同。

  • 电子签名相关的法律责任

    电子签名相关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伪造、冒用、盗用他人电子签名需承担刑事责任;违法行为会受到行政处罚,旨在维护电子签名的合法性和公众利益;民事责任涉及赔偿损失和其他合理赔偿责任。

  • 电子借款协议合法吗

    通过第三方电子合同平台签署电子借款合同合法有效。通过第三方电子合同平台,用户仅需签署一个电子签名的使用须知,获得与实名身份对应的个人数字证书,即可用专有电子签名签署电子授权委托书、电子借款合同及和其他相关电子法律文件。当事人约定使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

  • 电子商务合同的特征
  • 电子合同需要用亲笔填写吗
  • 真正意义上的电子签名是什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