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因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广告的经营者发布虚假广告的,消费者可以请求行政主管部门予以惩处。广告的经营者不能提供经营者的真实名称、地址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我国《广告法》规定:
1、违反本法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的,由广告监督管理机关责令广告主停止发布、并以等额广告费用在相应范围内公开更正消除影响,并处广告费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对负有责任的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没收广告费用,并处广告费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法停止其广告业务。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违反本法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广告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明知或者应知广告虚假仍设计、制作、发布的,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责任。
3、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不能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名称、地址的,应当承担全部民事责任。
4、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商品或者服务,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责任。
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规道定,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专经营者不得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
(一)虚假宣传经营者(广告主)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4条第1款规定,经营者利用广告和其他方法,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广告的,监督检查部门应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并可根据情节处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虚假宣传广告经营者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广告经营者在明知或应知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依法处以罚款。广告法第37条规定的罚款,指广告费用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停止其广告业务;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虚假宣传的连带责任
根据《广告法》第38条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使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广告主应负担民事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不能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名称、地址的应承担全部民事责任。
网红带货中的虚假宣传问题,并介绍了如何判定虚假宣传。根据广告法,虚假宣传包括夸大商品效能、虚构使用效果、描述与事实不符等行为。发布虚假广告的主体需要承担民事责任,广告经营者和发布者如知道或应该知道广告虚假仍发布的需承担连带责任。消费者可要求赔偿,并寻
一起开发商虚假广告案例。某开发商宣传其房地产项目拥有高绿化率,但实际调查中,绿化率未达到宣传的数值。法院认定开发商在广告宣传中存在虚假成分,违反了广告法和合同法的规定,因此判决开发商赔偿购房人8万余元。此案例提醒开发商应遵守法律法规,确保广告宣传真实
沙盘与楼房实体存在差异是否构成虚假宣传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沙盘作为真实楼房的模型进行广告宣传,并且与实际楼房存在较大差异误导消费者,则构成虚假宣传,甚至可能构成诈骗。虚假宣传的处罚包括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
虚假广告罪的判刑规定。犯虚假广告罪者,依法可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此外,如何选择律师及解决法律问题的步骤也被阐述。选择律师时,应选领域对口、经验丰富、有深入研究的律师。遇到问题时,需保持冷静,收集证据,寻找专业律师解答并支付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