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张加班工资是否有诉讼时效
时间:2024-01-13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在劳动关系中,主张加班工资是否有诉讼时效?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整理以下内容,希望能够解答您的疑惑。
主张加班工资是否有诉讼时效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的计算起始点是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第4款)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节假日加班工资的法律规定
根据《劳动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由于生产经营需要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情况下,每日延长工作时间不得超过一小时。在特殊原因下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情况下,每日延长工作时间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根据《劳动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以下情况之一发生时,延长工作时间不受第四十一条的限制:(一)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其他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的紧急处理情况;(二)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情况;(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根据《劳动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不得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以下情况之一发生时,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司延长工作时间超过36小时的补偿方式
公司延长工作时间超过36小时的补偿方式和相关法律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对于超出规定延长的工作时间,公司应按照补偿标准支付劳动者加班工资。同时,劳动部门有权对违规用人单位进行处罚。延长工作时间的条件包括生产经营需要、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等,
-
撤诉对诉讼时效的影响
中国法律中撤诉对诉讼时效的影响。对于起诉后撤诉是否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问题,我国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本文从撤诉后重新起诉的角度阐述了诉讼时效不中断的理由,包括促使当事人及时行使权利的目的、撤诉是对起诉的完全否定以及避免滥用诉讼权利的原则。
-
调休可以代替加班费吗?
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用人单位在以下情况下需支付高于正常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安排劳动者延长时间工作,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且不能安排补休,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支付不低于工
-
经常拖工资是否能成为离职的理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员工有权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并需要提前三十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在生产经营需要时可以与员工协商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并且需要支付加班费。特殊情况下,为了保障员工身体健康,
-
法定节假日上班节后休息有三倍工资吗
-
端午节上班工资怎么算,用人单位拒不支付的该怎么申请仲裁
-
计件工资的工作时间是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