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网络平台打赏是否有效
时间:2024-03-04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当前社会中,直播的火爆不仅吸引了很多成年人观看,许多小孩子也为此着魔。在各大网红主播的直播间中,都可以看到有大量网友送礼物。那么,未成年人网络平台打赏是否有效?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进行相应的解答,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以下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未成年人网络平台打赏的效力问题
一、民法典规定的未成年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根据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对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来说,如果他们在参与网络付费游戏或者网络直播平台时,通过充值、"打赏"等方式支出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款项,监护人可以请求网络服务提供者返还该款项,并且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二、未成年人网络平台打赏的效力待定性
最高法相关负责人解释称,未成年人通过充值、"打赏"等方式在参与网络付费游戏或者网络直播平台时所进行的付款行为,如果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那么该行为属于效力待定的行为。这意味着,该付款行为需要经过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或追认后才能生效。如果法定代理人不同意或不予追认,则该行为无效。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
三、民法典对未成年人的民事行为规定
根据《民法典》第十九条的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的民事法律行为需要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如果是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未成年人可以独立实施。而对于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来说,他们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需要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主播诱导刷礼物是否构成诈骗
对于主播诱导观众刷礼物的行为是否构成诈骗,需要看是否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只有当具备以下要件时,才能构成诈骗罪:1. 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2. 在客观上,使用欺诈方法(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3. 在主观上,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4. 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对于诈骗公私财物且数额较大的情况,可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而对于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况,可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可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当然,如果还有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将按照相关法律进行处理。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消费者产品责任诉讼的证据要求
消费者在进行产品责任诉讼时所需满足的证据要求,包括证明产品存在缺陷、损害由产品缺陷造成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消费维权的五种途径,包括协商和解、投诉调解、行政申诉、提请仲裁和提起诉讼。消费者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
天津市消费者协会投诉电话、联系地址
天津市各区的消费者协会投诉电话和联系地址。文章列出了天津市不同区域的消费者协会投诉电话和对应的联系地址,以便消费者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联系相关部门进行投诉。此外,还提供了其他相关投诉电话,如环境保护投诉热线、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商品质量投诉热线等。
-
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哪些重大变化
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当来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遭致不法侵害时,监护人有权也有责任代理未成年人行使损害赔偿的请求权。
-
未成年可以做游戏主播吗
不可以,根据《网络表演经营活动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应当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不得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有未成年人参与的网络表演,不得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网络时代,多以图文直播为主,比如直播体育赛事、新闻等;广播电视播出机构、网络视听节目服务机构应当建
-
小孩可以做游戏主播吗
-
未成年人网络平台打赏是否有效
-
未成年人网络打赏可以退还吗?最高法明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