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产品质量 > 产品质量标准 > 我国涉及食品卫生法的法律责任都是哪些

我国涉及食品卫生法的法律责任都是哪些

时间:2024-10-30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79849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生活食品要符合质量标准才能上市销售的,食品是有卫生要求的,生产食品的企业需要经卫生认证的,那么我国涉及食品卫生法的法律责任都是什么?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我国食品卫生法律责任的相关规定

一、行政处罚责任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涉及食品安全卫生问题的行政处罚责任包括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并可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对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处以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对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处以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二、民事赔偿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对于因食品安全问题造成的损害,受害人有权向侵权行为人主张民事赔偿责任。侵权行为人应当承担赔偿受害人的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误工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损失。

三、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涉及食品安全卫生问题的刑事责任包括生产经营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者将承担刑事责任。根据情节轻重,可能面临罚款、拘役或者有期徒刑的处罚。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的规定,对于违反该法规定,但尚不构成犯罪的行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有权进行行政处罚。具体的违法行为包括生产经营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生产食品、食品添加剂,或者经营上述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生产经营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未按规定注册的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或者未按注册的产品配方、生产工艺等技术要求组织生产;以分装方式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或者同一企业以同一配方生产不同品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利用新的食品原料生产食品,或者生产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未通过安全性评估;食品生产经营者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其召回或者停止经营后,仍拒不召回或者停止经营。除非是前款和本法第一百二十三条、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形,对于生产经营不符合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食品添加剂,也会受到行政处罚。对于生产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未通过安全性评估,或者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相关产品的行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质量监督部门依照前款规定给予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六条的规定,对于违反该法规定的行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有权责令改正,并给予警告。如果行为人拒不改正,将面临处以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的处罚;情节严重的,还可能会被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具体的违法行为包括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者未按规定对采购的食品原料和生产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进行检验;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未按规定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或者未按规定配备或者培训、考核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者进货时未查验许可证和相关证明文件,或者未按规定建立并遵守进货查验记录、出厂检验记录和销售记录制度;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未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未经洗净、消毒或者清洗消毒不合格,或者餐饮服务设施、设备未按规定定期维护、清洗、校验;食品生产经营者安排未取得健康证明或者患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食品经营者未按规定要求销售食品;保健食品生产企业未按规定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或者未按备案的产品配方、生产工艺等技术要求组织生产;婴幼儿配方食品生产企业未将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产品配方、标签等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特殊食品生产企业未按规定建立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或者未定期提交自查报告;食品生产经营者未定期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检查评价,或者生产经营条件发生变化,未按规定处理;学校、托幼机构、养老机构、建筑工地等集中用餐单位未按规定履行食品安全管理责任;食品生产企业、餐饮服务提供者未按规定制定、实施生产经营过程控制要求。对于餐具、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违反本法规定用水,使用洗涤剂、消毒剂,或者出厂的餐具、饮具未按规定检验合格并随附消毒合格证明,或者未按规定在独立包装上标注相关内容的行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照前款规定给予处罚。对于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者未按规定对生产的食品相关产品进行检验的行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质量监督部门依照第一款规定给予处罚。对于食用农产品销售者违反本法第六十五条规定的行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第一款规定给予处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新食品安全法修改的五大亮点

    新版食品安全法的五大亮点,包括禁止剧毒高毒农药用于果蔬茶叶、保健食品标签不得涉防病治疗功能、婴幼儿配方食品生产全程质量控制、网购食品纳入监管范围以及生产经营转基因食品应按规定标示。这些修改体现了我国对食品安全监管的决心和措施,以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 不合格产品是否属于存在缺陷的产品

    不合格产品与存在缺陷的产品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不合格的产品并不一定属于存在缺陷的产品,但存在缺陷的产品肯定是不合格的产品。产品质量的技术标准包括基础标准、产品标准和方法标准。生产者应对其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

  • 食品包装可以标注“有治病功效“吗

    一位消费者因购买的食品包装标注了治疗功效而状告商家的事件。法院最终裁定消费者可退货,但驳回其他诉讼请求,因为涉诉食品的外包装说明是对食品使用方法和功能的介绍,不涉及食品本身的质量安全问题,且没有证据证明该食品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 医疗事故民事法律责任有哪几种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确定是否为医疗事故目前需要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才能认定。  以上就是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的关于医疗事故民事法律

  • 医生履行告知义务后是否还要承担法律责任
  • 我国涉及食品卫生法的法律责任都是哪些
  • 涂改、伪造、隐匿、销毁病历的法律责任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