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者权益法 > 消费权益法规 > 双十一将至,22家电商被约谈规范促销行为

双十一将至,22家电商被约谈规范促销行为

时间:2024-01-13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0050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就要来临了,双十一很多商家是通过低价进行促销的,而双十一所谓的低价其实并不低,存在价格欺诈的行为,而近日22家电商平台因双11促销问题被约谈,那么双十一将至,22家电商被约谈规范促销行为是怎样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双十一将至,22家电商被约谈规范促销行为

近日,有关部门对22家电商进行了约谈,旨在规范即将到来的双十一促销行为。此次约谈的目的是禁止电商平台进行虚假宣传、恶意诋毁竞争对手、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并对售假问题进行严厉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五条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在从事经营活动时,应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遵守法律和商业道德,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履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环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网络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的义务,承担产品和服务质量责任,并接受政府和社会的监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十七条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全面、真实、准确、及时地披露商品或服务信息,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电子商务经营者不得以虚构交易、编造用户评价等方式进行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或误导消费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如果违反法律规定,销售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实施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或实施侵犯知识产权、侵害消费者权益等行为,将依照相关法律进行处罚。

价格欺诈的行为有哪些

价格欺诈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一)标价签、价目表等所标示的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质地、计价单位、价格等,与实际不符,并以此为手段诱骗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购买。

(二)对同一商品或服务,在同一交易场所同时使用两种标价签或价目表,以低价招引顾客并以高价进行结算。

(三)使用欺骗性或误导性的语言、文字、图片、计量单位等标价,诱导他人与其交易。

(四)标示的市场最低价、出厂价、批发价、特价、极品价等价格表示无依据或元从比较的。

(五)降价销售所标示的折扣商品或服务,其折扣幅度与实际不符。

(六)销售处理商品时,不标示处理品和处理品价格。

(七)采取价外馈赠方式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时,不如实标示馈赠物品的品类、数量或者馈赠物品为假劣商品。

(八)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带有价格附加条件时,不标示或含糊标示附加条件。

(九)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电商虚假广告的处罚标准

    电商虚假广告的处罚标准,包括虚假广告行为的情节严重构成虚假广告罪的具体标准以及成立虚假广告罪的处罚。针对违法所得数额、消费者损失数额、多次虚假宣传行为及造成的人身伤残等严重后果等方面明确处罚规定,以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 电商经营者未取得行政许可从事销售活动的处罚

    电商经营者未取得行政许可从事销售活动的处罚。违反行政许可规定的电商经营者将面临处罚,包括未取得相关行政许可而从事经营活动、销售禁止交易的商品或服务、未履行信息提供义务等。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采取集中交易或标准化合约交易也将受到处罚。同时,违反个人信息保

  • 电商平台的电子产品质量问题运费谁承担

    电商平台上购买的电子产品质量问题引发的运费承担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商家应承担因商品质量问题引起的发货退货邮费,消费者享有退货、更换、修理等权利。商家需要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商品或服务,否则需承担运费等必要费用。消费者在维权

  • 电商App染毒情况分析

    电商App的染毒情况。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电商App下载量增长迅速,但也带来了病毒感染的风险。电商类APP感染病毒的软件款数最多,占39.69%。手机支付病毒最常见的特征是静默联网等行为,可能导致用户资费消耗和隐私泄露。二维码已成为手机支付病毒传播的

  • 电商平台卖家欺骗消费者的赔偿标准
  • 安装工跟网上商家合作,商家不返款怎么办?
  • 电子商务法如何监管电商平台
消费者权益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