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条款,又称格式合同,是指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例如保险合同、拍卖成交确认书等都属于格式合同。
《合同法》从维护公平、保护弱者的角度出发,对格式条款进行了限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格式条款提供方有提示、说明的义务。格式条款提供方应当提请对方注意免除或限制其责任的条款,并按照对方的要求进行说明。
第二,格式条款不能排除对方当事人的主要权利。排除对方当事人主要权利的格式条款将被视为无效。
第三,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时,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
由于保险合同的特性,大多数国家将其归类为格式合同。保险合同中常常存在大量的格式条款。根据法律规定,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有义务提请对方注意其将以格式条款订入特定合同的事实。
我国《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对此作出了明确规定。即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时,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请对方注意免除或限制其责任的条款,并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进行说明。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保险合同变更的相关法律规定。在保险合同有效期内,可进行必要的变更,分为保险合同主体的变更和保险合同其他记载事项的变更。变更保险合同应当采用法定形式,经过法律程序实施,可采用批注或附贴批单、书面协议等方式进行。
保险合同的概念、性质和特点,包括保险合同的双务性质、射幸性质、标准附合性质和要式性质等法律特征。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设立、变更或终止保险法律关系的民事法律行为,具有经济交换和法律关系的双重属性。文章还对保险合同的形式和订立方式进行了介绍。
免责条款的法律要求和有效性,强调其合法性为前提,并受到公平、诚实信用和公序良俗原则的约束。免责条款需清晰明确表述,在格式合同中应主动提醒当事人注意并说明。此外,还需遵守专业法律的规定并保留证据。
确认免责条款效力时需考虑的几个方面。首先,必须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且协商一致的结果。其次,必须符合社会公共利益要求,保障公民及亲友的生命健康等权益。再者,必须合理分配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益与风险,维护企业经营和各方利益平衡。此外,格式合同的免责条款提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