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被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有故意犯罪行为且情节恶劣,需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五十条的规定,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没有故意犯罪,满两年后可减为无期徒刑;如确有重大立功表现,满两年后可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如故意犯罪且情节恶劣,需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对于未执行死刑的故意犯罪分子,重新计算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对于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可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
1、根据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立功指的是犯罪人在犯罪后揭发他人的犯罪行为并查证属实,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以侦破其他案件,以及其他对国家和社会有突出贡献的行为。
2、重大立功表现是指犯罪人在犯罪后揭发他人的重大犯罪行为并查证属实,或者提供其他重大案件的重要线索以侦破其他案件,阻止他人的重大犯罪活动,协助司法机关抓获其他重大犯罪嫌疑人,以及其他对国家和社会有重大贡献的行为。
3、若有重大立功表现,可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死刑犯检举揭发的犯罪案件必须与自己犯罪危害性相当,即同样是处以死刑的案件,方可视为重大立功表现,从而减轻处罚。
刑法规定的剥夺政治权利刑罚的相关内容。文章详细阐述了不同情况下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以及刑期的计算方式,包括单独判处剥夺政治权利、被判处死刑或无期徒刑等情形。同时,还介绍了剥夺政治权利的执行由公安机关负责,并在期满后恢复犯罪分子的政治权利。
贪污受贿两罪在特定条件下可判缓刑的可能性。根据《刑法》的规定,符合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危险等条件时可以判缓刑。同时,文章还详细阐述了贪污罪的处罚根据情节轻重的不同分为几种情况,并对于多次贪污和特定情形下的处理进行了说明。
党员在犯下极其严重的刑事犯罪时是否可以免除死刑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以豁免死刑的适用。对于党员而言,如果符合判处死刑的条件,法院可以判处死刑并宣告缓期执行。同时,特定人群如不满
死刑案件在三级终审制度下的复核程序。当二审判决为死刑且未立即生效时,需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核准。维持原判后,如被告人继续上诉或检察院抗诉,二审法院会依法处理。大部分情况下,最高人民法院会核准原判,执行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