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死刑是否要确定犯人死亡
时间:2023-10-24 浏览:4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对死刑犯执行死刑的时候,人民检察院是需要指派检察官到现场对死刑的执行进行监督,那么执行死刑是不是要确定犯人已经死亡?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执行死刑后的确认程序
人民检察院的临场监督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当死刑被执行后,人民检察院负责派遣检察官进行临场监督。执行死刑的过程中,监督人员有权进行拍照和录像。执行结束后,监督人员必须确认罪犯是否确已死亡,并填写死刑执行临场监督笔录,签名后归档。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的规定
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六百四十七条的规定,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罪犯在执行死刑时,人民检察院应当派遣检察官进行临场监督。死刑执行临场监督的职责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刑事执行检察的部门承担。人民检察院派驻看守所、监狱的检察人员应当提供协助,负责捕诉的部门应当提供相关情况。
死刑缓期执行的处理方式
无期徒刑的减刑
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犯罪分子没有故意犯罪行为,2年期满后,刑罚将减为无期徒刑。故意犯罪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对社会造成危害,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犯罪行为,例如故意杀人罪和抢劫罪。
有期徒刑的减刑
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犯罪分子确实有重大立功表现,2年期满后,刑罚将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的有期徒刑。重大立功表现包括阻止他人进行严重犯罪活动、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并经查证属实、有重大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在抗御自然灾害或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以及对国家和社会做出其他重大贡献。
故意犯罪的处理
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犯罪分子故意犯罪并经查证属实,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将执行死刑。故意犯罪是指经查证属实的犯罪行为,应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并由服刑地的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审判并作出有罪判决书。在确认构成故意犯罪的判决、裁定生效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或高级人民法院依法核准并执行死刑。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人贩子能否被判处死刑
人贩子拐卖妇女、儿童罪的法律判刑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拐卖妇女、儿童的罪行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可判处不同刑罚,包括死刑。只有在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况下,才会判处拐卖妇女、儿童罪的犯罪嫌疑人死刑。
-
死刑复核程序中是否需要高级人民法院换押的问题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关于死刑复核程序中高级人民法院换押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解释,复核死刑案件时并不需要高级人民法院对被告人进行换押。高级人民法院在复核死刑缓期执行案件时会进行讯问,并且报请复核的死刑案件需要按照规定的材料报送程序进行,包括案卷、证据等。
-
倾覆国家政权罪的刑罚
倾覆国家政权罪的刑罚和相关法律条款,包括刑罚的种类和程度以及犯罪的客观要件。犯罪者可能面临无期徒刑或长期监禁,同时可能被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犯罪行为的客观要件包括推翻地方和中央政府的行为,不论是否成功实施,只要存在组织、策划和实施行为就构成犯罪。
-
某银行原董事长被判死缓,是否可以减刑
某银行原董事长被判死缓是否可以减刑的问题。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对于犯贪污罪的犯罪分子,不适用减刑。死缓是指在判处死刑后缓期执行,根据犯罪情节和表现可以进行减刑,但贪污罪的犯罪分子不在此列。如果犯贪污罪的犯罪分子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并具备特定
-
死刑复核与核准的区别
-
只有明知是犯罪的人才能构成窝藏罪吗?
-
死刑立即执行的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