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死刑罪犯申请会见亲属时,人民法院应准许并通知其亲属,会见地点由人民法院安排。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四百二十三条的规定,一审人民法院在执行死刑前,应告知罪犯有权会见其近亲属。如果罪犯申请会见并提供具体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通知其近亲属。如果罪犯的近亲属申请会见,人民法院应准许并及时安排会见。
在司法实践中,死刑作为我国刑罚的最高刑罚,法官在适用时会非常谨慎。关于死刑的适用,有以下规定:
未满十八周岁犯罪的人不适用死刑。
审判期间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审判期间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因此,满足以上三种情况的人不允许适用死刑。然而,对于年龄和怀孕情况,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据。除了怀孕可以通过医疗技术检查确定外,年龄可以通过户口簿、身份证、出生证明、学籍证明、人口普查登记、无利害关系人的证言等综合证据来判断。
然而,在实践中也存在例外情况,由于时代特征等因素的限制,有时难以找到出生证明等相关材料。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走访行为人生活区周围的邻居、朋友、其子女等人,根据生肖属相按照十二属相、天干地支等进行推算。
对于不属于以上人群但被判死刑的情况,如果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以撤销死刑:
如果原判事实不清或证据不足,可以撤销死刑。
如果在复核期间出现新的影响定罪量刑的事实或证据,可以撤销死刑。
如果原判认定的事实正确,但依法不应当判处死刑,可以撤销死刑。
如果原审违反法定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可以撤销死刑。
以上四种情况都将不予核准死刑,撤销原判决,并发回重新审判。
终身监禁的减刑假释问题,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被判处终身监禁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后被减为无期徒刑的裁定中,不得再进行减刑或假释。文章还介绍了不同类型的终身监禁,包括绝对终身监禁、裁量终身监禁和无假释终身监禁,并阐述了终身监禁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贪污受贿两罪在特定条件下可判缓刑的可能性。根据《刑法》的规定,符合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危险等条件时可以判缓刑。同时,文章还详细阐述了贪污罪的处罚根据情节轻重的不同分为几种情况,并对于多次贪污和特定情形下的处理进行了说明。
终身监禁的定义、特点、适用条件及执行规定。终身监禁适用于贪污、受贿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不得减刑或假释。对于犯贪污罪的犯罪分子,根据情节轻重有不同的处罚措施,如如实供述罪行、真诚悔罪等可以从轻处罚。在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后将刑期减为无期徒刑并
服刑期监外劳动的管理方式。监外执行是针对身体原因或其他原因不适宜在监狱接受刑罚的罪犯的刑事诉讼制度,由社区矫正机构执行。被判死刑或未经减刑的罪犯不得实施监外执行。同时,文章还涉及了拘役的执行方式,被判处拘役的罪犯需在监狱或看守所内服刑,接受法律的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