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其追诉时效期限为20年。犯罪分子的犯罪行为已经超过刑法规定的追诉时效期限的,不再追究其刑事责任,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刑事追诉时效20年的真正理解:
追诉期是针对未被发现的犯罪,对于已经发现的犯罪,以及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一起命案发生后,杀人凶手将尸体隐匿,没人报案,公安机关也不知有凶案的发生,因而没立案,这种情形才适用20年追诉时效。“南大碎尸案”是这些年来影响巨大的命案之一,公安机关当时就已立案侦查,虽然20年过去了案件也没有侦破,可并不意味着该案已经超过追诉时效。
法条链接:《刑法》
第八十七条【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刑事追诉时效相关知识介绍:
“认为必须追诉的”犯罪,应当限于那些社会危害特别严重,行为人的人身危害性特别言重,所造成的社会影响极大、经过20年以后仍然没有被社会遗忘的一些重大犯罪。如果法定最高刑为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以后即使认为必须追诉的,也不得追诉。
在时效的计算上,根据刑法的规定:追诉时效从犯罪之日其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止之日起计算。例如:对于非法拘禁罪,属于典型的继续犯,在非法使他人失去人身自由时,成立犯罪既遂,在非法拘禁状态结束时犯罪终了。因此非法拘禁罪的追诉时效应当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设立追诉时效制度的目的显然不是故意放纵犯罪,而是为了有效地实现刑法的目的。有利于司法机关集中精力惩治现行犯罪活动,有利于社会秩序的安定,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我国刑法关于贪污公款追诉时效的计算方法。追诉时效根据贪污罪最高可判处的法定最高刑确定,最长为二十年。不同刑期有不同的追诉期限,同时规定了特殊情况下的追诉规定,如逃避侦查或审判的行为不受追诉期限限制,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也应立案。贪污罪的量刑标准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刑事案件受理后立案的时限及相关内容。公安机关应在接到案件后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重大复杂案件可延长三十日,特别重大案件可延长六十日。立案需满足事实条件即存在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法律条件即存在需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情况。另外,还介绍了辩护人的定义、职责和
刑事诉讼时效的规定以及刑事诉讼的主要阶段。根据《刑法》的规定,不同刑罚的追诉时效不同。刑事诉讼主要包括立案、侦查、起诉、审判和执行等五个阶段。除此之外,还存在死刑复核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两个特殊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