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保法 > 担保法律法规 > 担保法规 > 担保法规定的保证担保方式有哪些

担保法规定的保证担保方式有哪些

时间:2024-11-12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201
担保在现代社会应用得越来越广泛,主要是应用在借贷、买卖、货物运输、加工承揽等经济活动中。它的方式有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定金。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着重介绍一下保证担保的方式有哪些及其责任范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担保法规定的保证担保方式

根据担保法的规定,保证担保方式主要包括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

一般保证

一般保证是指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无法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一种方式。

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仲裁,并且对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无法履行债务前,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

然而,保证人在以下情形下不得行使上述权利:

(一) 债务人住所变更,导致债权人要求履行债务困难重重;

(二) 人民法院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中止执行程序;

(三) 保证人书面放弃上述权利。

连带责任保证

连带责任保证是指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与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一种方式。

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在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履行期届满未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

当事人未约定或约定不明确保证方式时,应按照连带责任保证承担保证责任。

保证担保的责任范围

保证担保的责任范围分为全部和部分两种。

全部保证担保责任范围

全部保证担保责任范围与债务人在债务成立时确定的责任范围完全一致,包括以下内容:

1. 主债权的全部:在保证合同中,若无具体的专门约定,应认为保证担保涵盖主债权的全部。

2. 利息:包括法定利息和约定利息。不论是迟延履行所产生的迟延利息(法定利息)还是根据主债权约定的利息,均应列为保证担保的对象。约定利息应在保证合同成立时明确约定,且符合公平原则或法律规定。

3. 违约金:只有就主债权应付的违约金才能作为保证担保的对象。违约金虽然与主债权有从属关系,但需在主债权之外另行约定或另立独立条款。

4. 损害赔偿:由主债权引起的债务人应承担的损害赔偿债务,无论是因债务不履行还是迟延履行而产生的,保证人都有代为或连带赔偿的责任。

5. 实现债权的费用:包括代理费用、公证费用、诉讼费用等,原则上都属于债权产生的负担,应列入保证范围。

部分保证担保责任范围

部分保证担保责任范围是由保证人与债权人具体商定的,只针对全部保证担保责任中的某一部分承担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法律责任。

保证人原则上承担的保证担保责任是连带责任,即与债务人连带地承担履行债务或赔偿损失的责任。只有在保证合同中明确约定补偿性责任时,保证人的法律责任范围才限于明确约定的保证担保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借款合同

    甲、乙、丙、丁四方在借款合同中的关系和责任。乙方因借款需求,丙方和丁方作为保证人,提供了连带共同保证担保。合同中详细说明了借款金额、期限、还款方式、利息计算方式和权利义务等内容,并对保证条款进行了风险提示。

  •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第35号:企业动产抵押物登记管理办法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的企业动产抵押物登记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了企业动产抵押物的登记机关、登记条件、登记申请材料、登记申请内容等详细内容,并对审查登记申请和登记申请的受理日进行了明确规定。该办法旨在加强对企业动产抵押物的登记管理,防止重复抵押,保障抵

  • 保证人的担保能力如何规定的

    保证人的担保能力如何规定的问题。可担保能力取决于总资产减去总负债及其他已抵押或质押的资产。分析了三种担保方式:保证、抵押和质押,并详细阐述了每种方式下担保能力的分析要点。对于保证担保,要分析保证人的基本情况、经营情况、财务情况和与申请人的关系。抵押担

  • 民法典规定保证人担保责任吗

    民法典中关于保证人的担保责任。保证人需承担担保责任,当债务人无法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要求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按合同约定承担保证责任。保证方式包括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法律对担保人的责任有明确规定,包括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和实现债权的费用

  • 借款中保证人法律责任是怎样的
  • 保证人的追偿权怎么行使
  • 民法典合同中一般保证责任范围包括哪些
担保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