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保法 > 担保法律法规 > 担保法规 > 案外和解并履行义务的第三人负连带责任吗

案外和解并履行义务的第三人负连带责任吗

时间:2020-05-25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302

【案情】

原告王某受被告雇用,为第三人经营的某宾馆拆装广告牌。在拆卸过程中,广告牌倾倒致使王某受伤。事发后,经当事人协商,确定了各自的责任并达成赔偿协议。第三人已按协议全部付清赔偿款项,而被告仅赔付了一部分。据此,王某将被告诉之公堂。第三人也参与了诉讼。

【分歧】

第三人已按协议全部付清赔偿款项,法院是否该判决第三人承担责任?

第一种意见认为,不应当判决第三人承担责任。因为原告与被告已经在案外进行和解并达成协议,且按协议已经全部付清赔偿款项。而且原告在诉讼中并未向第三人主张要求赔偿,法院作为中立者,应按不告不理的原则,严格的依照原告的诉讼请求或主张进行判决。

第二种意见认为,应当判决第三人承担责任。第三人与被告共同侵犯了原告的利益,第三人应该就全部赔偿承担连带责任,据此,应当判决第三人承担责任。

【管析】

笔者赞同第一种意见,理由如下:

原告诉前已经与第三人达成赔偿协议,只要该协议是在自愿基础上达成的,且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那么该协议应该合法有效。既然第三人在诉讼前已经按协议承担了赔偿责任,原告起诉时也不要求第三人再次承担责任,那么法院就不应该再让第三人承担责任,否则就违背了诉讼基本原理——不告不理原则。法院仅针对原告的诉讼请求进行审理,不论是确认之诉、给付之诉还是变更之诉,在原告仅要求被告承担责任而未要求第三人承担责任的前提下,法院判决第三人承担责任不但违背了不告不理的诉讼原则,也可能违背原告的诉讼意图。本案中第三人参加诉讼的目的是为查明案件事实,所以该第三人不应再承担责任。

如果当事人双方在自愿合法的情形下处分自己的权利法院也强制干预,不仅于情理不合,更与法律的宗旨相违背。法院的最大任务就是定纷止争,而不是制造矛盾。

综上,案件当事人在自愿合法的基础上处分自己的权利,法院不应当进行干涉。对于本案中的第三人承担责任问题,在案件审理查明中释明即可。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第35号:企业动产抵押物登记管理办法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的企业动产抵押物登记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了企业动产抵押物的登记机关、登记条件、登记申请材料、登记申请内容等详细内容,并对审查登记申请和登记申请的受理日进行了明确规定。该办法旨在加强对企业动产抵押物的登记管理,防止重复抵押,保障抵

  • 反担保人需要几个人

    反担保人是指为债务人担保的第三人,为了保证其追偿权的实现,要求债务人提供的担保。对于反担保人的人数没有限制,当然越多越好,也就更够分摊风险,反担保人人数越多,反担保人承担的风险也就越小。已经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有权向债务人追偿,或者要求承担连带责任的

  • 什么情况下第三人需要承担连带责任

    后李某因债务缠身,于2004年年底出走,从此下落不明。2006年2月6日,李某的父亲向张某出具还款计划书一份,称“借款2万元在两年内还清”,并在还款计划书下方的还款人处签下了自己的名字。2008年3月,张某诉至法院,请求李父归还借款2万元。李父认为,自己出具还款计划

  • 银行借款提供担保的法律规定

    根据担保法规定,第三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这里的第三人即担保人,包括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公民,这里的债权人既是主债的债权人。担保人的担保责任有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之分。一般保证

  • 委托代理授权采用什么形式
  • 合同代理的多种纠纷情形
  • 建筑工程分包合同的概念与特征有哪些
担保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