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保险法 > 保险合同 > 人身保险合同 > 浅析保险人在保险合同中欺诈行为的认定与救济

浅析保险人在保险合同中欺诈行为的认定与救济

时间:2024-07-05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45

保险合同中欺诈行为的认定与救济

一、欺诈行为的认定

在保险合同订立过程中,保险人和被保险人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保险人可以通过对信息干扰去影响投保人的注意力,对自己的服务制造“假象”以博取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信任,诱导其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甚至利用其对保险法律知识的控制及投保人的无知,设置法律陷阱。因此,对保险人设定较为严格的责任,对欺诈行为的认定也可以理解为“过失”上,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

二、欺诈行为的表现

保险人的欺诈行为一般表现为主动的错误信息表示,最常见的是针对消费者趋利心理进行盲目而夸大的宣传。保险人所描绘的美好分红前景使消费者受到欺诈。另外,保险人的欺诈行为更多地表现为信息传达的不作为。保险合同是一种特殊合同,合同内容相对比较复杂。对于保险公司经过严格论证、测算后制定的、含有大量专业术语的格式合同,一个普通的投保人很难对此作出准确判断。保险人更应履行明确说明义务,而保险人及其代理人往往疏于履行,甚至在投保人要求说明时故意掩盖。

三、欺诈行为的评价标准

在对“欺诈”行为的认定上,应建立一个评价标准,即“度”。对保险人的“欺诈”行为的评判标准,应从着重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以低于“平均智商水平”为标准进行判断,即将消费者假想为低于平均智商、缺乏足够知识和经验、易于上当受骗的“愚而弱”的社会底层人士。借鉴国外的评判标准,如德国对商业广告是否存在“欺诈”的评判通常采用经验社会学方法,在具体的案件中由调查机构向1000名随机抽选的消费者进行询问,看他们如何理解有关广告,再计算出产生误导的百分比,只要有10-15%的消费者产生误解,就足够认定欺诈的存在。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期货欺诈案件裁决:被告应返还保证金

    期货欺诈案件裁决的情况。某实业总公司委托其副总经理与被告下属单位“交易所”建立期货代理合同关系,但“交易所”采取欺诈手段导致原告亏损。法院认定被告应承担全部过错责任,并应返还客户的保证金和赔偿利息损失。文章还介绍了期货欺诈行为的定义和表现形式,以及律

  • 交通事故后起诉保险公司是否必要

    交通事故后是否需要起诉保险公司才能获得赔付的问题。通常情况下,只要符合保险合同规定,保险公司会履行理赔义务,不必起诉。争议处理可通过协商和解、仲裁和诉讼等方式解决。保险理赔的原则包括重合同、守信用、实事求是、主动迅速准确合理。

  • 合同的定义和含义

    合同的定义和含义,指出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文章特别介绍了保险合同的含义,包括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的协议,以及双方在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投保人要支付保险费,而保险人则需对保险标的可能遭受的危险提供保障,并在事故发生时支付保

  • 曹先生诉魔法星空国际文化传播(北京)有限公司一案

    曹先生诉魔法星空国际文化传播(北京)有限公司合同争议案。原告主张合同无效,认为被告公司提供的产品定价不合理且存在欺诈行为。被告则坚称合同有效,强调其合法注册和公司标识的自主性。法院审理后认为,现有证据不足以认定被告存在欺诈行为,因此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 网签与纸质合同的法律效力
  • 合同诈骗罪的司法认定
  • 非营业车辆进行营业运输发生事故,保险公司可否免责?
保险合同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