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保法 > 担保法律法规 > 物权法 > 拾得遗失物是原始取得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拾得遗失物是原始取得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时间:2024-05-09 浏览:6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475
在现实生活中,对于一些法律上,针对日常中出现的遗失物和遗忘物的性质是各不相同,而对于这些拾得者的行为被称为物权的取得方式,不同情形的物品的取得方式都有所不同,那么,原始取得的相关规定是什么呢?我们跟随手心律师网小编通过下文来了解一下。

拾得遗失物的取得

根据中国《民法通则》第七十九条规定,拾得遗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饲养动物,应当归还失主,因此而支出的费用由失主偿还。根据《物权法》第一百零九条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如果遗失物在发布招领公告后六个月内无人认领,那么该遗失物将归国家所有。

拾得遗失物的所有权取得方法

从世界民事立法的角度来看,关于拾得遗失物能够成为所有权取得的方法,存在罗马法的不能取得所有权主义和**曼法的取得所有权主义。近代以来的诸多民事立法,基本上继承了后者,即绝大多数国家的民事立法认为,拾得遗失物是所有权原始取得方式之一,并且一般由拾得人取得遗失物的所有权。

无主物的取得

无主物是指没有所有人或所有人不明的财产,包括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财产。根据中国《民法通则》和继承法的规定,无主财产出现时,一般由国家取得所有权。如果死者生前是农村集体成员,那么无人继承或无人受遗赠的财产也可以由集体所有制组织取得所有权。然而,自然人、法人对于挖掘发现的埋藏物、隐藏物,如果能够证明属其所有,并且根据现行的法律、政策可以归其所有,应当予以保护。根据《物权法》的规定,拾得漂流物、发现埋藏物或者隐藏物的,参照拾得遗失物的有关规定。如果文物保护法等法律另有规定,那么应当依照其规定处理。

物权的原始取得

物权的原始取得也称为物权的固有取得,是指民事主体非依据他人的权利及意思表示而直接依据事实行为取得物权的情况。例如,善意取得、添附、时效取得、先占、拾得、发现、劳动生产所得、孳息等都属于物权的原始取得。遗失物是在原物主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拾得的物品,拾得者可以取得对遗失物的所有权。然而,如果遗失物确实无人认领,根据规定,该遗失物将归国家所有,而不属于个人所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抵押权的善意取得问题

    抵押权的善意取得问题。案件中,银行作为抵押权人,在登记名义人李某无权处分的情况下,基于善意取得了房屋抵押权。文章解读了善意取得制度在不动产抵押权方面的应用,包括其理论基础和构成要件,并认为银行以善意取得的方式取得了抵押权。房屋的真正所有权人胡某应向李

  • 法律对刑法的时间效力的规定方式

    刑法的时间效力的规定方式,包括生效时间、失效时间和溯及力。刑法的生效时间一般有两种规定方式:从公布之日起生效和公布后过一段时间再施行。失效时间也有两种方式:国家立法机关明确宣布失效和自然失效。关于溯及力,我国刑法采用从旧兼从轻原则。

  • 担保方式

    担保法规定的五种担保方式,包括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定金。这些担保方式是为了保障债务的履行,确保债权人的权益。抵押和质押是常见的担保方式,涉及将财产作为债务担保。保证涉及第三方为债务人履行债务提供保证。留置和定金也是担保方式之一。此外,文章还提及了

  • 担保合同的性质

    担保合同的性质,包括其作为从属关系的附属物特点。文章介绍了担保合同的分类和内容,包括债权担保、保证合同、抵押合同和质押合同等。担保合同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合同的履行,并且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有选择是否设立担保的权利。

  • 保证人的定义和种类
  • 担保合同需要注意的法律问题
  • 拾得遗失物是原始取得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担保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