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保法 > 担保法律法规 > 物权法 > 物权遗失物盗赃算不算善意取得

物权遗失物盗赃算不算善意取得

时间:2020-05-25 浏览: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480
当今社会,我们都知道如果不经过别人的同意,就拿走别人物品就是不良行为,甚至涉及到偷窃的问题。而对于别人遗失的东西或者赃物,有的人认为就这么拿走没什么关系,捡到的就算自己,但有的人却并不这样想。那么,物权遗失物盗赃算善意取得吗?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在本文为您具体解答。

物权遗失物盗赃算不算善意取得

物权遗失物盗赃和善意取得之间并不能完全等同,还是有区别的。但是由于很多人对善意取得的模糊认识和理解错误,总觉得物权遗失物盗赃是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儿,但是一不小心就会变成侵占别人的东西。因此当我们见到遗失物赃物的时候,还是主动交到公安局去比较好。

善意取得是怎么回事儿

所谓善意取得,是指动产占有人或者不动产的名义登记人将动产或者不动产不法转让给受让人后,如果受让人取得该财产时出于善意,即可依法取得该财产的所有权或其他物权的法律制度。

我国《物权法》第106条规定:“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

1、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

2、以合理的价格转让;

3、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受让人依照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赔偿损失。”

善意取得的条件有哪些

1、让与人对于转让标的物应当是无处分权。

转让人无处分权包括两种情形:让与人对标的物无所有权和让与人对标的物无法律上处分权。让与人原本有处分权但嗣后因某种原因丧失处分权的,亦可发生善意取得。

2、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

确定受让人是否具有善意,在一般条件下,应考虑当事人从事交易时的客观情况,如果根据受让标的性质、有偿或无偿、价格的高低、让与人的状况以及受让人的经验等因素判断可以知道转让人无权转让,则不能认为受让人具有善意。

3、以合理的价格转让。

受让人取得财产必须是通过买卖、互易、债务清偿、出资等有偿方式,以合理的价格,而非明显低于市场同类物的价格而取得。依一般交易成经验或生活经验,受让人受让财产应当注意财产的来源并支付相应的价格。对于让与人无偿让与标的物,理应引起受让人疑问。如是受让人并未疑问或者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受让标的物,则表明受让人的善意有问题。

4、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受让人受让的标的物,如果依据现行法律规定,属于应当进行登记的财产的,应当依法定程序进行登记;如果是不需要登记的财产,则该财产已经交付给了受让人,受让人已经取得该财产的占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善意取得的要件及其适用条件

    善意取得的要件及其适用条件。善意取得涉及六个要件:受让人必须为善意且通过有偿法律行为取得所有权;受让人必须实际占有由让与人转移占有的动产;客体物必须为动产;让与人必须是无处分权人;让与人必须是动产的占有人。这些要件的满足是保护善意受让人利益,同时平衡

  • 封闭空间的遗失物归属的法律判定

    中国关于封闭空间遗失物归属的法律判定。依据中国《民法通则》,遗失物采取不取得所有权主义,失主可通过程序追回。法律明确规定了拾得人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归还遗失物和获得报酬的权利。历史立法采取奖惩并重的方式处理遗失物问题。现行民事立法尚未明确规定支付报酬问

  • 城市房地产法中的登记内容

    城市房地产法中的登记内容,包括总登记、初始登记、转移登记、变更登记、他项权利登记和注销登记等。各类登记均有其特定的申请人和申请时限,并需要提交不同的证明文件和合同资料。这些规定确保了房地产市场的规范运作和权益保障。

  • 善意取得的要件

    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包括标的物、转让人、受让人及相关法律要求。转让人必须是无权处分该物的人,受让人必须是善意的并以合理价格受让财产。涉及动产以交付为公示原则,不动产以登记为公示原则。受让人在符合一定条件下可取得不动产或动产所有权,但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

  • 合伙财产及合伙人的财产处分权
  • 机动车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及认定方法
  • 卖债权转让车犯法吗
担保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