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保法 > 担保法律法规 > 物权法 > 埋藏物归属权如何确定

埋藏物归属权如何确定

时间:2020-05-25 浏览: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510
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农民在田间劳作时,挖出一些类似古代文物。对此,如何处置埋藏物就成为议论的焦点。而大部分情况下,埋藏物并没有人认领,也可以认定是无主物,一些人主张按照先占原则,谁发现谁占用。那么,埋藏物归属权怎么确定的呢?针对这个问题,手心律师网浙江律师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埋藏物归属权如何确定

一般指的是动产,大部分情况下所有人不明,这时埋藏物归属权应该属于国家。也就是说农民挖的不明文物后,应该妥善保管并上交国家有关部门。

根据《民法通则》第79条和《物权法》第114条的规定,隐藏物与埋藏物有同一法律地位。所谓隐藏物,是指放置于隐蔽的场所,不易被发现的物。如天花板上搁置的物、屏风中夹带的物,都是隐藏物。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与隐藏物的归属,根据该条的规定,归国家所有。但这并不是说埋藏物或隐藏物一经发现,都毫无例外的归国家所有。有埋藏物或隐藏无被发现后,如果埋藏物或者隐藏该物的人或者其继承人能够证明其合法的所有权或者其继承权时,应当将发现的埋藏物或者隐藏物交还给埋藏或者隐藏该物的人或者其继承人,以保护合法财产权利。只有确实查证发现埋藏物或隐藏物的所有人不明时,才归国家所有。

我国物权法的规定,拾得漂流物、发现埋藏物或者隐藏物的人,参照拾得遗失物的有关规定。文物保护法等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二、关于埋藏物归属都有哪些法律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九十三条规定:“公民、法人对于挖掘、发现的埋藏物、隐藏物,如果能够证明属其所有,而且根据现行的法律、政策又可以归其所有的,应当予以保护。”

2、《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一百零九条: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3、《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拾得漂流物、发现埋藏物或者隐藏物的,参照拾得遗失物的有关规定。文物保护法等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七十九条: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归国家所有。接受单位应当对上交的单位或者个人,给予表扬或者物质奖励。

三、埋藏物的特征有哪些

1、所有人不明,如果被埋藏的物有明确的所有人,则应为所有人所有的物;如果埋藏人不享有对物的合法所有权,也不能通过埋藏行为而取得对埋藏的物的所有权;如果这些物有所有人;则应返还给所有人,没有所有人则为埋藏物。

2、埋藏于他物之中,并且不具有显而易见性,否则,就属于遗失物。

3、埋藏物一般是动产,不动产一般不发生埋藏问题。

律师推荐:

邵阳律师  杭州律师   广东律师   嘉定律师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机动车转移登记的情况和办理流程

    机动车转移登记的情况和办理流程,介绍了办理转移登记所需的证明和凭证。同时,文章还详细阐述了机动车贬值的估算方法,包括实体性贬值的三种计算方法:主观察法、使用年限法和行驶里程法。

  • 期房被司法拍卖后的处理方式

    期房被司法拍卖后的处理方式。当被执行人购买的期房被司法拍卖时,竞买人可凭法院司法拍卖文书办理房屋产权变更。房屋登记部门需协助办理,依据《房屋登记办法》规定完成相关手续。涉及人民法院或仲裁委员会生效的法律文书要求登记时,房屋登记机构应予以办理并在房屋登

  • 动产和不动产的经济学定义和区别

    动产和不动产在经济学上的定义和区别,以及它们在法律上的区分。动产是可以移动而不损害其经济价值的物,如金钱、器物等;不动产是不能移动或移动会损害其经济价值的物,如土地和建筑物。动产和不动产可以互相转变。在法律上,得失变更、诉讼管辖及涉外法律适用、税法中

  • 知道拖欠货款不好但是没钱怎么办

    协商分期还款或以物抵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根据这一规定,只要在判决宣告前,被告人与自诉人达成了和解协议,将占有的财物

  • 侵吞遗产罪如何判刑
  • 扣押别人车辆被存车人抵押了怎么办
  • 人们捡到无主物如何处理
担保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