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保法 > 担保法律法规 > 物权法 > 处理地下埋藏物方法有哪些

处理地下埋藏物方法有哪些

时间:2023-12-18 浏览:5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616

一、处理埋藏物的方法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79条规定,对于地下埋藏物的处理方法如下: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归国家所有。接受单位应当对上交的单位或个人给予表扬或物质奖励。所谓埋藏物是指埋藏于土地中且所有人不明的财产。

二、相关知识

1. 所有人不明

如果被埋藏的物有明确的所有人,则应为所有人所有的物。如果埋藏人不享有对物的合法所有权,也不能通过埋藏行为取得对埋藏物的所有权。如果这些物有所有人,则应返还给所有人;如果没有所有人,则为埋藏物。

2. 埋藏于他物之中

埋藏物一般是指埋藏于他物之中,并且不具有显而易见性的物品,否则属于遗失物。

3. 动产与不动产

埋藏物一般指动产,不动产一般不会涉及埋藏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埋藏物中的一些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并不属于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而依法归国家所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地下、内水和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物,属于国家所有。”“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石窟寺属于国家所有。”尽管文物属于限制流通物,但我国法律并不禁止公民个人合法拥有。

根据《民法通则》第93条规定:“公民、法人对于挖掘、发现埋藏物、隐藏物,如果能够证明属其所有,而且根据现行法律、政策又可以归其所有的,应当予以保护。”因此,法律允许私人拥有文物。因此,主张文物一律归国家所有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处理地下埋藏物的方法主要是根据民法以及与其相关的其他法律的规定。根据民法的规定,我国国境内的一切文物都归国家所有,不属于任何私人。然而,公民如果能够证明发现的埋藏物归自己所有,并符合法律的规定,那么应当予以保护。因此,在具体的案件中,需要进行具体的分析。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拾得遗失物不归还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

    拾得遗失物不归还的法律后果,包括可能面临的民事诉讼和刑事责任。拾得遗失物后,拾得人有报告、保管和归还的义务。不当得利和侵占他人财物将构成犯罪,并受到处罚。拾得人应妥善保管遗失物并及时归还给权利人,否则将承担法律后果。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拾得人的义务,包

  • 封闭空间的遗失物归属的法律判定

    中国关于封闭空间遗失物归属的法律判定。依据中国《民法通则》,遗失物采取不取得所有权主义,失主可通过程序追回。法律明确规定了拾得人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归还遗失物和获得报酬的权利。历史立法采取奖惩并重的方式处理遗失物问题。现行民事立法尚未明确规定支付报酬问

  • 城市房地产法中的登记内容

    城市房地产法中的登记内容,包括总登记、初始登记、转移登记、变更登记、他项权利登记和注销登记等。各类登记均有其特定的申请人和申请时限,并需要提交不同的证明文件和合同资料。这些规定确保了房地产市场的规范运作和权益保障。

  • 不当得利财物拒不归还如何处理

    不当得利财物拒不归还属于违法,若数额较大,有构成侵占罪之嫌。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

  • 发现埋藏物据为己有与不当得利的区别是什么
  • 侵吞遗产罪如何判刑
  • 人们捡到无主物如何处理
担保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