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处罚法 > 行政处罚法律法规 > 不予以行政处罚是否就是不追责

不予以行政处罚是否就是不追责

时间:2024-03-31 浏览:4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7553
众所周知,企业单位和个人的行为不仅会受到公司法等经济法的制约,还会受到行政法的制约。那么,大家对不予以行政处罚是否就是不追责是否有所了解?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细心整理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不追责并非不予行政处罚

对于违反行政处罚法的行为,应当给予相应的处罚。然而,不予行政处罚只意味着不追究行政处罚责任,而并不排除追究其他责任的可能性。

行政处罚的一般程序

一般程序适用于处罚较重或情节复杂的案件,以及当事人对执法人员给予当场处罚的事实认定有分歧而无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案件。一般程序的具体内容包括:

1. 调查取证

行政机关应当进行调查取证,收集相关证据。

2. 告知处罚事实、理由、依据和有关权利

行政机关应当向当事人告知处罚的事实、理由、依据以及当事人享有的权利。

3. 听取陈述、申辩或者举行听证会

行政机关应当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意见,或者根据需要举行听证会。

4. 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行政机关根据调查取证、听取陈述、申辩意见等综合考虑,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5. 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

行政机关应当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明确处罚决定的内容。

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在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如要求听证,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

行政处罚的方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八条的规定,行政处罚包括以下7种方式:

1. 警告

警告是国家对行政违法行为人的谴责和告诫,对行为人的违法行为作出正式否定评价。警告的主要目的是使被处罚人认识其行为的违法性和对社会的危害,纠正违法行为并防止再次违法。

2. 罚款

罚款是行政机关对行政违法行为人强制收取一定数量的金钱,剥夺其一定财产权利的制裁方法。适用于多种行政违法行为的制裁。

3. 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没收违法所得是行政机关将行政违法行为人通过违法途径和方法取得的财产收归国有的制裁方法;没收非法财物是行政机关将行政违法行为人非法占有的财产和物品收归国有的制裁方法。

4. 责令停产停业

责令停产停业是行政机关强制命令行政违法行为人暂时或永久地停止生产经营和其他业务活动的制裁方法。

5. 暂扣或吊销许可证、执照

暂扣或吊销许可证、执照是行政机关暂时或永久地撤销行政违法行为人拥有的国家准许其享有某些权利或从事某些活动资格的文件,使其丧失权利和活动资格的制裁方法。

6. 行政拘留

行政拘留是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的人在短期内剥夺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性惩罚措施。行政拘留适用的对象、时间和程序都有严格的规定。

7.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除了上述列举的行政处罚方式外,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的授权,还可以创设其他行政处罚方式,如劳动教养、通报批评、强制履行兵役、责令恢复植被、责令退还、限期拆除、限期治理、责令退回土地、驱逐出境、撤销注册商标、注销城市户口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个人所得税的自行申报义务及法律责任

    个人所得税的自行申报义务及法律责任。年所得超过12万元的个人需自行申报个税,未履行申报义务将承担法律责任。未造成税款流失的,可处以罚款;造成税款流失的,需追缴税款并罚款。故意不如实申报导致犯罪的,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处罚。根据刑法规定,偷税数额的不

  • 行政处罚和民事赔偿的关系

    行政处罚和民事赔偿的关系。行政处罚针对违法行为,旨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而民事赔偿是对违法行为造成的侵害进行的经济补偿。针对殴打或故意伤害他人的行为,行政处罚有明确的处罚标准。同时,存在某些情形会加重行政处罚。除了行政处罚,违法行为还需进行民事赔

  • 行政处罚信息的保留期限

    行政处罚信息的保留期限和保密性,以及行政处罚的原则、依据和类型。行政处罚信息需长期保存,但保密性受到保护,只有特定机关和律师可查询。行政处罚遵循公正、公开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相符。我国规定的行政处罚类型包括警告、罚款、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

  • 警察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法律处罚

    警察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法律处罚及防范措施。根据刑法规定,国家机关等单位工作人员泄露公民个人信息将受到处罚。同时,《刑法修正案(九)》对获取、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做出更明确规定。为防范信息泄露,应建立警示教育学习机制,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加大执纪

  • 法律咨询:行政处罚权的归属问题
  • 治安案件多久不予追究
  • 有行政管理权是否就一定有行政处罚权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