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赔偿程序中,提出赔偿请求的受害人必须具有请求权。只有符合法定条件的人才能行使请求权。一般情况下,请求权人是因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行为而直接遭受损害的人。
被请求人必须是赔偿义务机关,即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侵犯了受害人的人身权。
赔偿请求事项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范围,即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侵犯了受害人的人身权情形之一。
赔偿请求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提起,一般为两年。超过期限的请求将无法受理。
请求人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行政赔偿请求时,应以书面形式申请。如果请求人无法书写,可以委托他人代为书写,并由请求人本人签名或盖章。
第一节 赔偿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三条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如果存在违法拘留、违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行政强制措施、非法拘禁或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公民人身自由、以殴打、虐待等行为或唆使、放纵他人以殴打、虐待等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死亡、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死亡、以及其他违法行为,受害人有权获得赔偿。
国家拆违行政赔偿标准的相关内容。在赔偿申请方面,需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或在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中一并提出。赔偿义务机关应在两个月内决定是否赔偿。对于这类案件,建议先确认拆迁行为违法再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行政违法拆迁应赔偿。
行政赔偿中的追责问题,包括追责权的法律依据、行政赔偿的范围、赔偿义务机关的确定等。当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侵犯公民的人身权或财产权时,受害人有权获得赔偿。赔偿义务机关在赔偿后有权向责任人追究责任,责任人应依法承担部分或全部赔偿费用,并可
行政赔偿的司法程序是法院根据赔偿请求人的要求,根据国家赔偿法和相关法律对赔偿争议进行裁决的程序。根据《行政诉讼法》和《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行政赔偿诉讼的受案范围包括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引起的争议,以及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行政职责
行政侵权赔偿的构成要件包括:行政行为人在行使行政职权时对当事人造成损害,并且行政行为与受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七条,如果行政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