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复议法 > 行政复议主体 > 陕西省地方国家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

陕西省地方国家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

时间:2020-07-21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7839
第一条为了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监督和管理,保障地方政府行政行为合法性,根据宪法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地区行政公署,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直属机构以及负有执行本省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任务的国务院部门驻陕西省的单位(以下统称报备单位),均有依照本规定履行报送规范性文件备案的义务。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规范性文件,是指报备单位依据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地方法规、政府规章,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普遍适用于本地区、本系统行政管理工作的规定、办法、实施细则、通告、决定、命令、指示以及具有规范性内容的通知等文件的总称。

报备单位制发的内部的具体工作制度,联系、商洽公务的文件,对具体事项的通报,通知以及行政处理决定等不适用本规定。

第四条报省人民政府备案的规范性文件的审查和监督工作,由省人民政府法制局负责承办。

第五条规范性文件应当于发布之日起二十日内,由制发机关向省人民政府报送十份备案,并填写报送备案报告一式五份。

备案报告按省人民政府法制局统一制定的格式印制。

第六条报送备案的规范性文件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一)必须是铅印或打印的正式文本,并加盖发文单位的印章;

(二)附有起草说明和依据的法规文件目录。

第七条报送省人民政府备案的规范性文件,由省人民政府法制局就下列几个方面进行审查:

(一)规范性文件不得同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

(二)规范性文件不得同本省地方性法规、省政府规章相违背;

(三)规范性文件相互之间不能矛盾;

(四)规范性文件的制发应当符合法定程序及规范化要求。

第八条在备案审查中,省人民政府法制局认为需要报备单位提供有关文件材料的,报备单位应当按时提供;在征求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或者地区行政公署、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意见时,被征求意见的行政机关应当在限期内回复。

共2页:

第九条报备单位或其他机关单位发现别的机关制发的规范性文件有属于本规定第七条所列情况的,可以直接向省人民政府法制局反映。

第十条经审查发现规范性文件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地方法规、省政府规章相抵触或超越制发机关权限的,由省人民政府法制局提出处理意见,报省人民政府予以撤销、改变或者责令改正。

规范性文件之间相互矛盾的,由省人民政府法制局协调处理,经协调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由省人民政府法制局提出处理意见报省人民政府决定。

规范性文件在制定程序及技术上的问题,由省人民政府法制局提出处理意见,转原报备单位处理。

第十一条报备单位在接到前条所列处理决定和意见的十五日内,应将处理结果报省人民政府法制局。

第十二条报备单位应当于每年一月底前将上一年度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目录报省人民政府法制局备查。

省人民政府法制局应于每年第一季度内向省人民政府提出上一年的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年度报告。

第十三条对于不报规范性文件备案或不及时报备的,省人民政府法制局应当督促其严格履行本规定,限期报送;拒不报送的,由省人民政府法制局报请省人民政府予以通报批评或作其他行政处理,并责令限期补报。

第十四条县(市、区)人民政府的规范性文件向所在地区行政公署、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备案的具体办法,由地区行政公署、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参照本规定分别制定。

第十五条本规定由省人民政府法制局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本规定自一九九五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行政赔偿的诉讼程序

    我国行政赔偿的诉讼程序及相关行政复议前置的类型。对于不属于行政复议前置情形的,可以直接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前置的类型包括自然资源所有权确认案件、治安管理处罚案件、纳税争议案件、工伤保险案件和价格违法的处罚等。对审计机关的审计决定不服的,需先向上一级

  • 自由选择制度

    行政管理相对人在面对行政争议时的自由选择制度和复议前置制度。前者允许当事人选择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解决争议,但选定复议后不能再申请诉讼;后者则规定必须先经过行政复议程序,对复议决定不服才可提起诉讼,且需在特定情况下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 专利行政复议的定义

    专利行政复议的相关内容。专利行政复议是指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对与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及其他利害关系人产生的争议进行复查并作出裁决的行为。申请复议需满足条件:主观认为权益受侵犯,并在得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的15日内提出。复议由申请人启动,不能由国务院专利

  • 行政主体的重要性及其在行政法中的应用

    行政主体在行政法中的重要作用。由于我国行政机关存在职责不明确的现象,确定行政组织的主体资格是实现依法行政的必要条件。行政主体的概念在行政活动中具有实践意义,它能确定行政行为的效力和行政诉讼的被诉人,保证行政活动的连续性和统一性。

  • 地方性法规备案规定
  • 行政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的是什么
  • 行政诉讼证据的规定有哪些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