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条地区行政公署,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直属机构以及负有执行本省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任务的国务院部门驻陕西省的单位(以下统称报备单位),均有依照本规定履行报送规范性文件备案的义务。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规范性文件,是指报备单位依据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地方法规、政府规章,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普遍适用于本地区、本系统行政管理工作的规定、办法、实施细则、通告、决定、命令、指示以及具有规范性内容的通知等文件的总称。
报备单位制发的内部的具体工作制度,联系、商洽公务的文件,对具体事项的通报,通知以及行政处理决定等不适用本规定。
第四条报省人民政府备案的规范性文件的审查和监督工作,由省人民政府法制局负责承办。
第五条规范性文件应当于发布之日起二十日内,由制发机关向省人民政府报送十份备案,并填写报送备案报告一式五份。
备案报告按省人民政府法制局统一制定的格式印制。
第六条报送备案的规范性文件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一)必须是铅印或打印的正式文本,并加盖发文单位的印章;
(二)附有起草说明和依据的法规文件目录。
第七条报送省人民政府备案的规范性文件,由省人民政府法制局就下列几个方面进行审查:
(一)规范性文件不得同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
(二)规范性文件不得同本省地方性法规、省政府规章相违背;
(三)规范性文件相互之间不能矛盾;
(四)规范性文件的制发应当符合法定程序及规范化要求。
第八条在备案审查中,省人民政府法制局认为需要报备单位提供有关文件材料的,报备单位应当按时提供;在征求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或者地区行政公署、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意见时,被征求意见的行政机关应当在限期内回复。
共2页:
第九条报备单位或其他机关单位发现别的机关制发的规范性文件有属于本规定第七条所列情况的,可以直接向省人民政府法制局反映。
第十条经审查发现规范性文件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地方法规、省政府规章相抵触或超越制发机关权限的,由省人民政府法制局提出处理意见,报省人民政府予以撤销、改变或者责令改正。
规范性文件之间相互矛盾的,由省人民政府法制局协调处理,经协调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由省人民政府法制局提出处理意见报省人民政府决定。
规范性文件在制定程序及技术上的问题,由省人民政府法制局提出处理意见,转原报备单位处理。
第十一条报备单位在接到前条所列处理决定和意见的十五日内,应将处理结果报省人民政府法制局。
第十二条报备单位应当于每年一月底前将上一年度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目录报省人民政府法制局备查。
省人民政府法制局应于每年第一季度内向省人民政府提出上一年的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年度报告。
第十三条对于不报规范性文件备案或不及时报备的,省人民政府法制局应当督促其严格履行本规定,限期报送;拒不报送的,由省人民政府法制局报请省人民政府予以通报批评或作其他行政处理,并责令限期补报。
第十四条县(市、区)人民政府的规范性文件向所在地区行政公署、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备案的具体办法,由地区行政公署、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参照本规定分别制定。
第十五条本规定由省人民政府法制局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本规定自一九九五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的作用、原则、种类和格式。公文用于传达、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政策、法令等,对于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公文处理需遵循精简、实效、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确保机密并严格执行保密制度。文章还介绍了常用公文种类如命令、指示、通知等,以及公
行政复议第三人的法律地位及权利义务。首先讨论了第三人能否作为行政复议申请人直接提出行政复议的问题。接着明确了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是权利也是义务,并讨论了行政复议决定书应否送达第三人。最后,从行政复议法的立法本意和宪法理论依据分析了第三人作为行政复议申请
被审计单位对财务审计决定的申诉程序。被审计单位不服审计决定可通过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进行申诉。行政复议范围包括定性、处理、处罚和暂停拨付款项等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复议由广州市审计局或广州开发区管委会等处理。行政复议时限为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期
司法行政机关与律师协会选举的关系。文章指出,律师协会选举是律师自治的基本内容,而一些地方司法行政机关对律师协会选举的操纵行为违背了自治原则和律师自律性组织的法律精神。专家表示,律师协会的成功选举对国家的政治选举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尊重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