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允诺行为的概念及特点
笔者上述提到的山东的几个具体案例,从其名称就能看出行政允诺行为的大致端倪。笔者拟对行政允诺行为作出如下定义:行政允诺行为是指行政主体为履行自己的行政职责,向不特定相对人发出的,承诺在相对人实施了某一特定行为后由自己或由自己所属的职能部门(如下属财政部门)给予该相对人物资利益或其他利益的单方意思表示行为。其中定义中所说的特定行为,亦可称为行政请求事项。
行政允诺行为具有如下特点:
1、行为主体的行政属性。行政允诺行为的作出者为政府或其职能部门。
2、行为目的的行政性或公益性。行政允诺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行政职能,一般具有社会公益目的。
3、行为的单方性。行政允诺行为是一种单方的行政行为,是自己做出的一种单方承诺,它类似于悬赏合同中的“悬赏”行为。
4、行为的奖励性。行政允诺行为大多含有奖励内容。为实现行政目的或社会公益,只有允诺给予不特定的相对人以一定的奖励,才能使不特定的相对人踊跃作为,才能真正实现行政目的或最大化地实现社会公益。
5、行为效力的非强制性。行政主体作出允诺,它实际上发出的是一种邀请,请求不特定相对人为一定行为,并允诺给予相应的“对价”。行政主体作出允诺,并不强制要求任何一个不特定的相对人作出相应的行为,它对这种行为持一种肯定和鼓励的态度,并承诺对于有这种行为的人给予奖励。
6、行为内容和程序上的自由裁量性。现行行政主体是否作出行政允诺行为以及作出怎样的行政允诺,并无法律上的明确规定,均属于行政主体自由裁量的范围。当然这也是引致诉讼及立法中应加以规范的地方。
7、行为发生的临时性或应急性。行为的发生往往基于某一临时或特定事项,为实现某种行政目的的需要。如为破获某一案件,地方政府或其职能部门规定对于提供案件线索或抓获犯罪人的给予一定的奖励,便带有明显的应急性质。政府或其职能部门在制定规范性文件时,一般也会限定其文件的有效期限。如政府引资奖励,一般会规定在某个时段的引资才会给予奖励。
8、行为相对人的不特定性。行政允诺行为一般不会向特定的少数人作出,它面对的相对人是不特定的多数人,这些人隐含在社会公众中间。当然这并不排除行政主体可以限制某些人即使做出某种行为也不属于行政允诺奖励的对象。
9、相对人实施特定行为的非法定义务性及非法责性。即相对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实施行政主体要求实施的特定行为,也可以不实施该行为,相对人有自主决定实施或不实施该行为的自由。即使相对人有实施该行为的条件,但其不履行该义务在实际上也不能追究其行政责任。
二、行政允诺行为的司法审查
单纯的行政允诺并不会引起诉讼,只有出现了诉讼才存在对行政允诺行为的司法审查问题。行政允诺引致诉讼的前提就是出现了符合行政允诺设定条件的人,其要求政府或其职能部门履行自己的允诺,政府或其职能部门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自己的允诺(包括当事人认为的情况),从而引发诉讼。这种行政主体与相对人之间的争议属于行政争议,应由行政审判进行处理。某些人认为应由民事审判进行处理,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虽然行政允诺纠纷看似平等主体间的纠纷,但由于行政主体行政允诺的目的含有行政目的或社会公益目的,因此二者在非诉讼过程中,地位是不平等的,由此产生的争议仍应由法院行政诉讼进行处理。
国务院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的组成人员构成及其职权。国务院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和秘书长组成。总理全面领导国务院工作,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国务院依法履行多种重要职能,包括制定行政法规和向全国人大或常
国家行政机关的定义、职能和角色。国家行政机关是统治者通过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的机关,包括最高行政机关即中央政府以及地方各级行政机关。其主要职责涉及经济、政治、教育等多个领域,通过强制和非强制手段进行管理。行政机关由人大产生并受其监督,以确保国家事
中山市行政机关行政应诉工作的规划。该规划规范了行政应诉工作,适用于中山市各级政府、市属各职能部门及被法律法规授予行使行政职权的组织。市法制局负责统一协调、指导和监督全市行政机关的行政应诉工作。该规划明确了行政机关应诉的具体流程和职责,包括法制机构的职
孔某某对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作出的不予撤销房屋所有权证决定书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一案。经过法院一审二审,最终确定房屋所有权证的合法性。行政复议机关认为,被申请人作出的决定书属于行政重复处理行为,不属于行政复议范围,并驳回申请人的行政复议申请。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