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妇幼权益 > 未成年保护 > 司法保护 > 离婚案件中法律对未成年子女的权益保护规定

离婚案件中法律对未成年子女的权益保护规定

时间:2024-03-27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834
离婚案件中,面对夫妻的个人利益和子女利益的冲突,很多人往往把调整夫妻间的利益放在首位,对子女利益的考虑只是作为附随的问题来处理。那么离婚案件中法律对未成年子女的权益保护规定是怎样的呢?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介绍相关知识。

离婚案件中未成年子女权益保护规定

一、未成年人财产权益保障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规定,未成年子女有权享有独立的财产权。然而,该通则并未明确规定独立财产的范围和内容,导致与夫妻共同财产混淆或被忽视。此外,一些当事人在分割财产权益时,仅仅考虑到未成年人的抚养费,而忽视了他们对财产的权益。因此,人民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时,必须根据有利于子女利益的原则,保护未成年人的财产权益。未成年人因各种原因获得的财产都应归其所有,除非非为子女利益,父母不得处分其财产。在离婚财产分割中,应特别关注未成年人的利益,以促进他们的成长、学习和兴趣。

二、抚育费

当前,我国子女抚育费案件呈现出发案量高、增长迅速、当事人积怨深、调解难度大、涉及的利益多元且关系复杂的特点。为完善我国的抚育费支付制度,应以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为目标,明确和细化抚育费的内容,并实行抚育费按百分比支付制度。具体措施包括:从夫妻共同财产中划分一部分作为成长基金;废除固定数额制,改为根据父母收入变化而变化的抚育费机制。同时,应确立抚育费案件中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由未成年人的父母举证是否支付抚育费、支付的数额以及自身收入状况。在子女抚养费支付方式上,应实行“定期支付”和“一次性支付”并行制;允许判决轮流抚养子女等。在司法程序方面,应设立专门的未成年人审判组织和审判程序;加强对抚育费案件的诉讼调解;建立统一登记、统一缴扣和统一支付子女抚养费的制度。

三、探视权

探视权是双向的权利,对于父母来说,探视不仅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义务。我国法律对探视权的规定偏重于保护父母的利益,而对子女的利益保护则不足。因此,探视权不仅应被视为父母的权利,也应被视为父母的义务,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子女的利益。在确定探视的时间和方式时,应充分考虑子女的意愿。此外,探视权的主体范围应扩大到第三方,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以及与子女关系密切的其他人。探视权应受到必要的限制和保障。只要不损害未成年人的利益,可以依法保障父母的探视权利;但如果探视可能违背未成年人的利益或危及其成长,法律应对探视权进行限制。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最高院公布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案——故意伤害案

    最高院公布的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故意伤害案。案例中涉及一起家长因怀孕后对非亲生女儿进行虐待,导致女孩受伤死亡的案件。法院认定曾冰构成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文章强调了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重要性,并建议监护人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日常监管,预防和减

  • 未成年人犯罪审查逮捕程序的研究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审查逮捕程序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方向。当前未成年人犯罪数量剧增,审查逮捕程序存在立法不足和执法理念陈旧等问题。文章建议借鉴外国少年司法理念,结合新刑诉法规定,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体系,保障程序人性化、合理化、合法化。研究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查

  • 抢劫罪的辩护词

    抢劫罪中被告人的辩护词。被告人因未成年且为从犯,具备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法定情节。此外,被告人认罪态度良好,无前科,主观恶性小,犯罪情节轻微且危害不大。根据未成年人保护原则,请求法庭对被告人减轻处罚。相关法律规定包括《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对抢劫罪有具体

  • 未成年工的法律规定与保护

    未成年工与童工的区别,并强调了未成年工的合法性及保护措施。未成年工指的是年满16周岁但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在雇佣时需遵守特殊保护规定。未成年工需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禁止从事对身心健康有害的劳动,如矿山井下、有毒有害等高强度的劳动。国家通过法

  • 夫妻离婚时,未成年子女的财产继承权
  • 16周岁以下拘留会留下档案吗
  • 未成年初犯从犯的刑罚确定
未成年保护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