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鉴定 > 医疗事故鉴定标准 > 医疗机构的名称都有哪些

医疗机构的名称都有哪些

时间:2023-12-07 浏览:5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8341
说起医疗机构大家最先想到的一定是当地的医院吧,现在各个医院都会根据自己的特长来命名,例如:XX白癜风医院、XX男科医院等等,让患者可以方便的找到符合自己就诊的医院。那医院名称的确定有哪些原则呢?下面就欢迎大家阅读下文了解!

医疗机构的命名规定

医疗机构的名称是由识别名称和通用名称组成的。通用名称包括医院、中心卫生院、卫生院、疗养院、妇幼保健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卫生站、卫生室、医务室、卫生保健所、急救中心、急救站、临床检验中心、防治院、防治所、防治站、护理院、护理站、中心等,以及卫生部规定或认可的其他名称。

医疗机构可以使用地名、单位名称、个人姓名、医学学科名称、医学专业和专科名称、诊疗科目名称以及核准机关批准使用的名称作为识别名称。

医疗机构命名原则

根据相关法规,医疗机构的命名必须符合以下原则:

  1. 医疗机构的通用名称只能使用上述规定的名称。
  2. 医疗机构的识别名称可以合并使用。
  3. 名称必须真实准确。
  4. 名称必须与医疗机构的类别或诊疗科目相适应。
  5. 各级地方政府设置的医疗机构的识别名称中必须包含行政区划名称。
  6. 国家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个人设置的医疗机构的名称中必须包含设置单位名称或个人的姓名。

禁止使用的医疗机构名称

根据相关法规,医疗机构不得使用以下名称:

  1. 有损于国家、社会或公共利益的名称。
  2. 侵犯他人利益的名称。
  3. 以外文字母、汉语拼音组成的名称。
  4. 以医疗仪器、药品、医用产品命名的名称。
  5. 含有“疑难病”、“专治”、“专家”、“名医”或类似含义的名称,以及其他宣传或暗示诊疗效果的名称。
  6. 超出登记的诊疗科目范围的名称。
  7. 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不得使用的名称。

核准和纠正医疗机构名称

根据相关法规,医疗机构的名称需要经核准机关核准登记后方可使用,并在核准机关管辖范围内享有专用权。卫生行政部门有权纠正不适宜的医疗机构名称,并有权纠正下级卫生行政部门已核准登记的不适宜的医疗机构名称。

处理相同名称申请和争议

根据相关法规,如果两个以上申请人向同一核准机关申请相同的医疗机构名称,核准机关将根据申请先后顺序进行核定。如果申请在同一天提交,应由申请人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情况下,由核准机关作出裁决。

如果两个以上医疗机构因已核准登记的医疗机构名称相同发生争议,核准机关将根据登记先后顺序进行处理。如果登记在同一天,应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情况下,由核准机关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作出裁决。

医疗机构名称的转让和使用

根据相关法规,医疗机构的名称不得买卖、出借,未经核准机关许可,不得转让。医疗机构名称经核准登记后,方可使用,并在核准机关管辖范围内享有专用权。

相关标签: 妇幼医院还咨都巿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保护受害人利益的诉讼时效起算标准

    保护受害人利益的诉讼时效起算标准。文章提出在确定诉讼时效起算时间时,应当以保护受害人的利益为出发点,更多地采用“知道”的标准而不适用“应当知道”的标准。考虑到专业因素,如某些药品的毒副作用损害难以被普通人了解,起算时间应考虑此特殊性。对于人身损害赔偿

  • 人体轻微伤的鉴定标准

    不同领域人体损伤鉴定的标准及其适用范围。包括轻微伤、轻伤、重伤、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医疗事故分级标准等。文章详细说明了各类鉴定标准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涉及法律、工伤、职业病等多个领域。同时,文章还涉及军人残疾等级评定标准和残疾人实用评定标准等。

  • 医疗事故认定依据:诊断失误的过错

    医疗事故认定依据中关于诊断失误的过错问题。文章详细阐述了问诊、检查、鉴别诊断等方面的过错情形,包括实施检查、未实施检查、体格检查、辅助检查以及鉴别诊断等方面的具体错误。同时,文章也讨论了治疗失误的过错,包括治疗方法选择、治疗时机选择以及用药的过错等。

  • 眼睛轻伤二级标准

    眼睛轻伤二级标准,包括眼球穿通伤或破裂伤、角膜斑翳或血管翳、瞳孔括约肌损伤、斜视或复视、睑球粘连、视力减退以及视野受限等标准。视力受损程度包括矫正视力下降和视野半径小于一定度数等。

  • 法医鉴定流程及程序
  • 医院赔偿案例:探讨婴儿畸形问题引发的法律责任
  • 医疗机构的名称都有哪些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