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过错鉴定步骤是如何进行的
时间:2024-04-09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规范我们的行为,对于医疗过错鉴定步骤是如何进行的,你有疑惑吗?想知道法律对于医疗过错鉴定步骤是如何进行的如何规定?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进行解答,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于大家有帮助。
医疗过错鉴定的程序和步骤
1、申请医疗过错鉴定
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医患双方均有权申请医疗过错鉴定。然而,医疗机构只有在被证明存在过错时,才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因此,在发生医疗纠纷时,患方需要提供证据来证明医疗机构存在过错,否则医疗机构将不承担赔偿责任。因此,通常情况下,医疗过错鉴定的申请是由患方提出的。
2、鉴定材料的质证
一旦患方提出医疗过错鉴定的申请,他们需要向法院提交证明医疗机构存在过错的鉴定材料。与此同时,医疗机构也有权提供证据来证明自己没有过错。一旦材料提交给法院,法院将安排一个时间,由双方进行质证。在质证过程中,双方主要就材料的真实性是否存在异议进行辩论,而不需要辩论材料的证明力。
3、鉴定机构的选择
一旦法院收到鉴定材料,技术科将负责确定一个时间,由医患双方共同选择一个司法鉴定机构来进行医疗过错鉴定。如果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可以通过抽签或摇号等方式来决定鉴定机构。
4、鉴定前的听证
在技术科确定鉴定机构后,鉴定材料将移交给鉴定机构。鉴定机构在接到材料后,会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受理。在正式进行鉴定之前,鉴定机构会组织医患双方进行听证会,双方可以提交材料并陈述各自的意见。
5、鉴定结果的出具
鉴定机构根据医患双方提交的材料和陈述,组织专家进行鉴定,并最终出具司法鉴定书。该鉴定书将明确载明医疗机构是否存在过错以及过错的参与度。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疗过错参与度的概念及其在医疗损害赔偿中的作用
医疗过错参与度的概念及其在医疗损害赔偿中的作用。医疗过错参与度指鉴定机构分析医疗损害结果与医疗过错行为间的因果关系,并评定医疗过失行为在人身损害中的责任比例。判定依据为被诉对象在诉讼损害结果中的介入程度或所起作用的大小。常见的鉴定方法采用五等级法,根
-
医院漏诊应承担多少责任?
医院漏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问题。医疗过错包括漏诊,只有当医疗过错行为造成损害后果,且二者存在因果关系时,才构成医疗事故。若漏诊未造成损害,则不构成医疗事故。医疗事故的认定需经过医学会组织的鉴定。对于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医疗过错造成的损害,患者可根据相关司法
-
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残疾赔偿年限的计算方法
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残疾的赔偿项目计算方法。具体涵盖了从医疗费用到精神损害抚慰金的各项赔偿标准。对于残疾生活补助费用,赔偿年限受患者年龄影响,60岁以上患者赔偿年限有限制。其他赔偿项目也各自有明确的计算方法和标准。
-
医疗事故投诉程序及赔偿方式
医疗事故后的投诉程序及赔偿方式。患者及家属需及时向医疗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投诉,涉及调查处理和医疗鉴定等程序。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赔偿可通过协商处理、调解处理及民事诉讼等途径进行。投诉方法包括拨打医院医务科电话、县卫生局医政股电话等。
-
医疗过错行为中的漏诊误诊问题及其法律处理
-
精神病科医疗意外及医疗纠纷
-
医疗事故鉴定与医疗过错鉴定之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