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几点法律思考
时间:2023-11-02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贯彻落实《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一、调研的背景
根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安排,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法律内涵,促进依法行政,笔者对相关法律规定和立法上的完善进行了调研。2009年年初,济南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按照市局的统一部署,适时开展了贯彻实施《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专项检查活动。此次检查主要集中在城乡结合部的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重点行业包括服装制造业、食品加工业和餐饮服务业。全市共检查了315个用人单位,发现了1名疑似童工,处罚金额为5.5万元。然而,尽管《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已经实施了6年多,近几年还有一批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出台,但在一些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中,仍然存在着违法使用童工的情况。检查人员在检查过程中也面临着取证难的问题,一方面是因为用人单位和童工家长的不配合,另一方面是在开具户籍证明时存在困难。因此,对现有的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规进行梳理和完善《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对今后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及其它相关法律法规
1. 与童工有关的国际公约
禁止使用童工是国际劳工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国际劳工组织关于禁止使用童工方面的公约包括:(1) 关于最低就业年龄方面的10个公约,分别于1919年、1920年、1922年、1932年、1936年、1937年通过,并于1973年合并为《准予就业最低年龄公约》和其建议书;(2) 1999年通过了《禁止和立即行动消除最恶劣形式的童工劳动公约》。我国于1998年加入《准予就业最低年龄公约》,承诺在国内领土和注册的运输工具上就业或工作的劳动者最低年龄为16周岁。2002年,我国批准了《禁止和立即行动消除最恶劣形式的童工劳动公约》,表明我国在禁止使用童工方面与国际社会一起作斗争的决心。
2. 《禁止使用童工规定》
1991年4月,国务院发布了《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确立了我国的最低就业年龄为16周岁,并规定了禁止使用童工、介绍使用童工以及对违法使用童工的赔偿和处罚等法律制度。2002年10月,国务院重新修订并发布了新的《禁止使用童工规定》。新《规定》在1991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禁止使用童工的各项制度,包括: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罚原则和程序
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罚原则和程序。包括从宽处理、不适用死刑、教育感化挽救、分案处理、保障诉讼权利、全面调查以及迅速简约等原则。这些原则旨在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实现教育和改造的目的,促进其健康成长。
-
案例分析:使用童工的行为构成违法行为
关于使用童工行为的法律规定及其后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禁止使用童工规定》,任何用人单位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违反规定的用人单位将面临罚款,并需承担将童工送回原居住地的交通和食宿费用。同时,国家要求用人单位在招用人员时必须核查身
-
未成年工与童工的区别
中国对未成年工与童工的定义及法律规定。童工指未满16周岁的少年和儿童参与有经济收入的劳动,法律严格禁止企业雇佣童工。未成年工指年满16周岁但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组织和个人在招收时需遵守国家相关规定,不能安排从事过重、有毒有害或危险作业。两者主要区别
-
案例分析:单位使用童工行为的法律评析
某高校后勤集团食堂使用童工行为的法律评析。该单位被指控使用童工,经调查确认员工为童工。法律规定禁止单位使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单位虽未恶意使用童工,但因缺乏录用登记资料和对介绍人的核实,最终被罚款一万五千元。用人单位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核查被招用
-
童工举报自己有奖励吗
-
使用童工后期举报还有用吗
-
在我国国家18岁童工算合法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