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妈说,输液不到五分钟,晨晨便出现脸色苍白,嘴唇发青等症状,又过了五分钟后,开始不停放屁。晨*妈赶紧叫来值班护士,护士发现晨晨有点发烧,就让家长去量体温,在量体温不到两分钟的时间里,晨晨突然腿一伸,没了呼吸。这时,护士把晨晨抱到抢救室。病历上显示,经过30分钟抢救,晨晨猝死。
“医生在给孩子输液前,没有询问孩子的过敏史,也没有给晨晨做过皮肤测试。”晨晨的家长说,孩子出现心脏缺氧状况,医院也未作应急处理、抢救不及时,并且篡改了病历。
记者看到,晨晨的处方上显示,晨晨注射用药为葡萄糖注射液、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以及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亦庄同仁医院医政处张主任表示,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属于一种红霉素,不常规进行皮肤测试,此情况适用于幼儿;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是一种激素,也不需做皮试。
亦庄同仁医院李*长表示,目前,晨晨的死亡原因并不确定,还要对输液过程中的用药选择、药量、方式、速度等情况进行综合调查,“最好进行尸检”方能最后认定,现正与家属进行协商沟通。
胡*斌因工伤导致的医疗事故案件。胡*斌在一家三甲医院接受手术后出现左肾萎缩问题,因医院丢失病历导致无法鉴定工伤致残等级。法院依据卫生部的相关规定,判定医院承担医疗事故责任,赔偿胡*斌共计80263元。胡*斌对伤残等级鉴定提出上诉,认为赔偿金额应更高。
医疗事故调查报告,指出一起医疗操作过失导致的严重后果。医院未经家属同意进行阑尾切除术,手术操作不当导致并发症,需要二次手术修复。医院全责,构成三级丙等医疗事故,手术审批不当且违反执业医师法规定。这起事件引发深刻教训,强调治疗应建立在确实存在疾病的基础
一起医疗事故案例。一名男性青年因恶性疟疾误诊为感冒而接受治疗,最终不幸去世。事故责任在于医生未按规定进行血检并及时确诊治疗。文章提出了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坚持各项诊疗常规等措施,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医疗事故争议鉴定的流程及相关事项。文章中,双方就手术方式和医疗过程存在争议,委托法定鉴定机构进行鉴定。鉴定过程遵循法定程序,包括展示专家名单、执行回避制度等。最终,专家鉴定组在审阅病历和相关材料后,进行了医疗事故争议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