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建立施工企业支付农民工工资的约束和保障机制。施工企业在领取施工许可证前,应按照工程合同价款的一定比例向工程所在地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交纳职工工资保障金,并将工资保障金列入工程合同价款中,实行专款专用。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应及时将工资保障金存入指定银行的专户中,确保专款专用。施工企业在招收农民工时,必须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保障农民工享有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以及保险福利的权利,并在规定期限内将农民工名册备案到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施工企业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对工程期限小于一个月或双方约定支付工资期限低于一个月的情况,应另行约定。如果在工程建设期间及工程竣工后60日内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应启动工资保障金,及时发放拖欠的农民工工资。
2. 严格规范新建项目的审批手续。对于建设资金不到位的项目,不得办理项目审批,不予立项和开工建设,确保新项目不欠款,老项目按期付清。
3. 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制度。对于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房地产和建筑业企业,主管部门应将其记入企业信用档案,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对于清欠不力、没有及时完成清欠任务的房地产和建筑业企业,应公开曝光。
4. 建立日常工作机制和监督机制。设立拖欠举报投诉电话,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和建筑业企业的监管,促使每个建设领域企业依法支付农民工工资,履行清欠责任,及时支付农民工工资。
5. 建立欠薪应急周转金制度。政府可以出资组成欠薪保障应急基金,用于应对突发性、群体性的欠薪纠纷。这主要针对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因其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行政救济和司法救济存在时间成本和程序复杂难以让农民工接受的情况下,有效地提供农民工群体临时性的生活救济。
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多种方案。建议建立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组织农民工加入工会组织提高维权意识,发挥新闻媒体监督功能,并完善制度保障和法律法规。同时,对于拖欠工资可能涉及的刑事责任也进行了简要说明。
借款人采取欺诈手段骗取贷款的法律责任。对于构成犯罪的行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未构成犯罪的情况,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有权进行行政处罚。商业银行在经营中需遵守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原则,并依法独立自主经营,保护存款人利益,遵循自愿、平等、诚实信用
司法冻结账户的执行与限制。账户冻结需满足法律规定条件,只有执法机关才有权要求银行冻结账户,冻结期限最长为6个月,逾期自动解冻。冻结资金必须基于执法机关的法律文书,银行无权自行冻结客户账户。解冻程序简单,一旦冻结期限到达或接到解冻通知,银行会立即解冻。
境内外资金融机构短期外债核准的程序和要求。文中详细说明了境内外资银行及其他外资金融机构申请短期外债核准需提交的材料,包括申请报告、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以及与申请人流动性需要和资金用途有关的证明材料等。办理流程包括受理和审查两个阶段,针对不同情况分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