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建议全面建立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该制度要求所有参与建设项目招投标的建筑业单位和申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的建筑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具体办法是,建设单位按工程中标价缴纳农民工工资保障金,由建设部门负责管理,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监督使用。一旦单位无法按时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时,可以从工资保证金中先划支,保证农民工工资的发放。该制度已在一些省市的建筑行业试行,效果明显。
为提高农民工的维权意识,建议稳妥地组织农民工进入工会组织。中央一号文件已将农民工正式列入产业工人队伍,为组建农民工工会提供了政策依据。有组织的维权能够更好地实现农民工的权益保障,使他们在工资、工时、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合法利益免遭损害。同时,应加强对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农民工的法律维权意识,设立农民工工资清欠举报电话,方便农民工及时反映工程款拖欠问题。
新闻媒体在维护农民工权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应给予新闻媒体宽松的公共舆论环境,充分发挥其社会监督功能。地方政府和政府领导者应正视问题,不阻挠媒体的如实报道。新闻媒体的报道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各级政府应在职能范围内解决问题。
为保护农民工的权益,提出以下建议:
一般情况下,拖欠农民工工资属于劳动纠纷,不会被判刑,最多承担行政处罚和赔偿责任。但若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式逃避支付劳动报酬,或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且数额较大,并经政府责令支付仍不支付,那么就可能触犯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根据犯罪情节进行定罪量刑。
对于单位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第41条规定:
农民工的权益保障问题。首先纠正了社会对农民工的误解,指出农民工涵盖各行各业。然后详细阐述了农民工的权益保障现状,包括工资拖欠问题改善、劳动合同签订情况改善不明显、参加社会保险水平提高但整体仍较低、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参保比例较低以及不同行业农民工的社会保
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多种方案。建议建立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组织农民工加入工会组织提高维权意识,发挥新闻媒体监督功能,并完善制度保障和法律法规。同时,对于拖欠工资可能涉及的刑事责任也进行了简要说明。
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原因,包括农民工自身维权意识不强、法律执行力度不够、资金回笼不及时以及层层转包未能禁止等问题。由于农民工缺乏法律知识和证据支持,加上法律执行部门和社会保障部门履职不足,导致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难以解决。此外,房地产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建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解释和适用标准。文章详细解释了劳动报酬的具体含义、逃避支付劳动报酬的认定标准、经政府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认定标准、定罪量刑标准、从宽处罚情形以及单位犯罪的情况。该司法解释旨在加大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的打击力度,切实维护劳动者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