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先生与一家保险分公司签订了家用汽车保险合同,投保险种为全险,包括汽车盗抢损失险,保险金额为20余万元。然而,当刘先生的车辆被盗时,保险公司只承认70%的赔偿比例,仅赔付了14万元。为此,刘先生将保险公司告上法院,要求按80%的免赔率支付16万元保险赔款。
保险公司在应诉时提供了保险合同,并指出其中的一条规定:在非营业性停车场、院或无人看管的情况下发生盗抢损失,适用30%的绝对免赔率。由于刘先生的车辆是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被盗,所以根据该条款,实际应适用30%的免赔率。
法院在审理中发现,《保险条款》中的“20%”字样颜色明显深于其他文字,十分显眼,而30%免赔率的规定却与其他文字没有区别,很难引起注意。由于保险公司未能充分证明他们曾对此进行过提示,法院认为,刘先生作为一般人不具备保险专业知识,他没有看到30%免赔率的约定并非不能理解。因此,最终法院判决支持了刘先生的诉讼请求。
签订合同前,保险公司有责任明确说明
保险公司明确标示出希望投保人看到的内容,让其异常显眼,而将不希望投保人看到的内容埋没在密密麻麻的字海中,以便让其难以察觉。然而,在“格式合同”中使用这种伎俩,却成了给自己挖的“坑”。
《保险法》强调保险公司的说明义务,目的在于使投保人对自身的保险利益形成合理的预期。如果保险公司未对保险免责事项进行明确说明,将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法官提醒,有些保险公司可能会要求投保人在《保险条款》上签字确认已经充分阅读了条款内容,投保人在签字时必须谨慎。如果在没有充分理解条款全部内容的情况下进行签字确认,一旦发生诉讼,可能对投保人产生相当不利的法律后果。
保险合同变更的相关法律规定。在保险合同有效期内,可进行必要的变更,分为保险合同主体的变更和保险合同其他记载事项的变更。变更保险合同应当采用法定形式,经过法律程序实施,可采用批注或附贴批单、书面协议等方式进行。
保险合同的概念、性质和特点,包括保险合同的双务性质、射幸性质、标准附合性质和要式性质等法律特征。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设立、变更或终止保险法律关系的民事法律行为,具有经济交换和法律关系的双重属性。文章还对保险合同的形式和订立方式进行了介绍。
保险公司的定义、分类及其相关法规。保险公司是为公众提供风险保障的经济组织,分为人寿和财产两类。保险公司需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设立,并遵守股权持有限制。保险条款和费率需报备并遵守规定,中国保监会有权颁布范本和规范业务行为。保险公司对同一险种应执行
异地办公可以签订劳务派遣合同。三、签定劳务派遣合同时,应当明确社会保险金的缴纳、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纪律、工伤事故责任的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