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借贷合同的成立是指在借贷双方签字或盖章时生效。而借款合同是在贷款人提供借款时生效的,如果没有提供借款合同,则只是成立但未生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时,合同在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时成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一十条的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在贷款人提供借款时生效。
如果借款到期未还,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解决:
双方可以协商处理,签订还款协议,确定还款时间、金额、利息、违约责任等事项,让对方分期还款,逐步收回款项。
如果双方无法协商解决,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还款并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在起诉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如果借款合同约定了还款期限,在借款人逾期未还款之日起两年内,可以随时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归还本金并支付利息。
(2) 如果双方未约定还款期限,出借人可以在最长二十年内随时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归还本金并支付利息。
如果合同中约定了管辖法院,应按照合同约定选择法院。
如果合同没有约定管辖法院或约定不明确,可以在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的法院提起诉讼。
具体而言:
(1) 如果争议的标的是货币支付,以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
(2) 如果争议的标的是不动产交付,以不动产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
(3) 如果争议的标的是其他事项,以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
为了防止对方转移财产,可以申请财产保全。申请财产保全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1) 诉前财产保全申请书。
(2) 双方当事人的身份证明材料,包括个人身份证及复印件或法人的工商营业执照及复印件。如果被告是夫妻,需提供夫妻关系证明;如果被告是法人,需提交在工商局打印的企业机读档案资料。
(3) 申请保全财产清单及权属证明材料。如果涉及房屋,可以到房地产权中心打印房地产登记表,并提供授权委托书复印件、房地产权号和工本费50元。
(4) 担保函。单位需盖章,并由法定代表人签字;个人必须亲自到法院签字。
(5) 担保财产清单及权属证明材料。如果涉及房产,需要提供房产证原件及复印件。担保财产的所有权人需提供身份证明或法人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的复印件。
如果对方在法院判决后仍然不履行还款义务,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在判决书生效后,及时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通过强制划扣银行存款或拍卖借款人的房屋、土地使用权、股权、车辆等财产,来追回借款本金、利息以及违约责任。
欠债不还的法院执行程序。当债务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时,法院会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要求申报财产、查询财产情况并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财产。对于失踪的债务人,债权人需通过法院起诉程序,经过公告传唤和缺席判决后,可采取拍卖债务人财产的方式来
代为清偿是否构成不当得利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规定,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并造成他人损失。而代为清偿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如合同性质、债务性质、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约定等。最新资讯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不当得利有
多年前的欠款能否追回的问题。需要采取法律行动解决,并注意诉讼时效的规定,根据法律规定诉讼时效期间通常为二年,但也存在特殊情况。超过诉讼时效的当事人若自愿履行则不受时效限制。在特定情况下,诉讼时效可以中止或中断并重新计算。
民间借贷中的合法利率问题。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的,法院支持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诉求。若利率超过年利率36%,则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出借人应注意合法借贷关系、订立协议、提供担保、及时催收、运用法律及签订合同等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