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理他人事务
所谓管理他人事务即为他人进行管理或服务,这是构成无因管理的首要条件。管理事务是一种积极的作为,包括保存、利用、管领、改良、帮助、服务等各形式,凡能避免他人利益受损或为他人谋利益的行为,均属于管理他人事务。这里的事务一词,范围较广,但下列几项事务除外:
1、不作为;
2、违法行为或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
3、依照法律规定必须经本人授权才能实施的行为;
4、不能发生民事法律后果的春到的或宗教上的一般生活事务。
同时,管理人所管理的事务,必须是他人的事务,例如为他人修缮房屋,进行买卖等,而不能是管理自己的事务。至于是否为他人的事务,应从客观角度分析,而不能仅依主观臆断。
二、须具有为他人利益管理的意思
当事人管理他人事务,主观上应有为他人利益而进行管理的意思,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即“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这里避免利益受损失,既有现实利益的损失以及期待利益的损失。因此,管理人在管理他人事务时,无论是为防止其现实利益的损失还是将来利益的损失,均是具有为他人利益管理的意思。
三、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
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是无因管理的必要条件。否则,即使是管理他人事务的行为,亦非无因管理。例如,父母对子女的监护行为,警察的救助行为等等。管理人有无法律上的原因,应以其管理事务时的客观事实来确定。管理人原先有法律或约定的义务而后来消灭的,则自义务消灭时起的管理行为属无因管理。
无因管理的定义、主体、特征等。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定或约定义务,为避免损失,主动管理他人事务的法律事实。任何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都可成为无因管理的主体。无因管理之债发生后,管理人享有请求本人偿还必要费用的权利。其特征包括事实行为、无义务性、为他人管理
无因管理事务的消灭及其后果,包括自然消灭和人为消灭两种情况。自然消灭是由于事务本身性质所决定,经过一定时间后自然消失;人为消灭则是由于管理人或他人的行为导致。同时,文章还详细阐述了无因管理债务的消灭原因,包括管理人意志改变、受益人委托管理人管理、管理
无因管理的必要费用,包括在管理或者服务活动中直接支出的费用,以及在该活动中受到的实际损失,目前暂无统一的计算标准。为他人谋利益的意思,简称管理意思,是构成无因管理的主观要件。没有法定或约定义务是无因管理成立的重要条件。如果负有义务而管理人认为没有义务
管理事务的承担,不利于本人,或违法本人明示或可得推知的意思。若被管理人不主张享有无因管理所得的利益,一般可按照不当得利处理,符合侵权要件的,被管理人还可以主张侵权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