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保险法 > 保险合同 > 人身保险合同 > 保险合同中免责条款是否有效

保险合同中免责条款是否有效

时间:2019-08-09 浏览: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910

[原告]衡X

[被告]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通州支公司

[案情]

2004年8月20日,原告衡X(以下简称原告)就车牌号为京G34851的捷达FV7160Gix型轿车向被告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通州支公司(以下简称被告)提出投保申请,并交纳保险费后,被告将保险单交给原告。该保险单记载的内容为:被保险人:衡永来;车牌号:京G34851;车辆厂牌型号:捷达FV7160Gix;使用性质:私人生活用车;投保的险种包含全车盗抢险(保险金额86 667元)。保险期限自2004年8月21日零时起至2005年8月21日零时止;明示告知内容为:请您详细阅读所附保险条款,特别是有关责任免除、投保人和被保险人义务的部分。该保险单的下方盖有被告公章及两个骑缝章,左上角有装订痕迹。2005年3月2日1时许,原告的外甥郝长泉驾驶原告投保的轿车“拉黑活”时车辆被抢。郝长泉遂向北京市公安局丰台分局报案,此案公安机关尚未侦查终结。后原告向被告提出索赔,被告认为根据机动车综合险条款第30条及34条的规定,原告改变车辆用途应当通知被告,原告不通知被告的,因改变车辆用途导致危险程度增加而发生保险事故,被告不承担保险责任。原告未履行通知义务,该事故不属赔偿责任范围,并于2005年11月23日向原告发出机动车辆险拒赔通知书。原告诉至法院,请求判令被告全额理赔原告被抢劫的汽车的保险金额86 667元。庭审过程中,原告称被告只向其交付了保险单正本,并未向其交付保险单附件(保险条款)。

[裁判要点]

北京市通州区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未举证证明已经将保险条款交付原告,根据保险法的规定,保险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未向投保人明确说明责任免除条款的,该条款不产生法律效力。被告向原告签发的保险单中载明,原告投保的险种包括全车盗抢险,现该被保险车辆发生保险事故,被告应按保险合同的约定承担赔偿责任。故判决:被告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通州支公司赔偿原告衡永来保险金八万六千六百六十七元。

[分歧]

在审理过程中,存在两种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根据现有证据,可以推定保险公司已经将保险单附件交付给了原告,其保险条款的免责条款对原告发生法律效力,原告私自改变保险车辆用途,增加了车辆危险程度,导致发生保险事故,保险公司可以免责;即使不认定保险公司将保险单附件交付给了原告,根据保险法第37条的规定,原告改变车辆用途增加危险程度未通知被告,保险公司也可以免责。故应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免责条款的定义和分类

    免责条款的定义和分类,特别是格式合同中的免责条款。格式合同中的免责条款是由一方预先制定并加入合同的,没有经过双方协商。此外,本文还讨论了格式合同的名称和定义,格式合同具有重复使用性、预先拟定性和订立时的不可协商性等特点,其中不可协商性是最显著的特征。

  • 免责条款的成立条件

    免责条款的成立条件及其定义和特点。成立条件包括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协商一致、符合社会公共利益要求、合理分配权益与风险以及格式合同中的说明义务。免责条款是合同的组成部分,旨在免除或限制未来可能的责任,其约定是事先的,且必须满足法律规定的条件才能生效。

  • 交通事故后起诉保险公司是否必要

    交通事故后是否需要起诉保险公司才能获得赔付的问题。通常情况下,只要符合保险合同规定,保险公司会履行理赔义务,不必起诉。争议处理可通过协商和解、仲裁和诉讼等方式解决。保险理赔的原则包括重合同、守信用、实事求是、主动迅速准确合理。

  • 保险中的最大诚信原则

    保险中的最大诚信原则,强调保险合同双方应提供所有影响订约和履约的重要事实,并遵守约定和承诺。最大诚信原则包括说明、告知、保证、弃权和禁止反言,在保险活动中体现更为突出。针对保险理赔实务中的拒赔情况,应区分不同情况,对于不合理、不公平的免责条款应认定为

  • 侵权责任免责事由的适用
  • 合同的定义和含义
  • 网签与纸质合同的法律效力
保险合同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